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干部是我国行政建制的最基础环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农村基层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作用。
  村干部对整个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持续偏低的工资待遇,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和行政上缺乏晋升渠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一些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引发了部分农民群众的不满,影响了村级事务的有序发展。因此,研究针对村干部的激励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介绍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状态型激励理论。第三章介绍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现状,有“以奖代补”的物质激励;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政治激励;为村干部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激励和鼓励村干部创业的发展激励等。发放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看法。第四章对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物质激励不足以弥补村干部收入低的状况,而政治激励、保障激励均存在覆盖面狭窄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考核制度形同虚设,干部终身制等负激励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财力有限和集体经济薄弱等经济因素,也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准公务员”铁饭碗体制有关。第五章为完善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的建议。提出党委政府要加大对村干部薪酬待遇的投入,完善薪酬与业绩考核;为普通村干部晋升公务员提供机会;完善村干部的社会保障以及大量发展集体经济等建议。第六章为结论。指出健全村干部激励措施将会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且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正。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