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关系中国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农村实践中,大量的纠纷和矛盾都与宅基地使用权有关。现阶段,中国正在起草制定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通过法律对其进行有效规制,合理配置权利,促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良性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以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城乡统一为出发点,全面收集和整理了学术界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要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参加的课题所获得的相关调研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论文首先从历史、现行法律制度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对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基本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宅基地使用权在取得、流转、消灭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是历史、法律规范、农民法律意识、行政执法等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以现行法律规范零散而又带有城乡分割色彩、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原因;鉴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中国物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理论界的关注,文章从物权法角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中国实践中产生的特殊的用益物权类型,物权法的制定中有必要对其作专门规定,同时应遵循珍惜土地、充分赋予农民权利、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本指导思想来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文章最后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流转、消灭、侵权救济、“一户一处宅基地”原则的理解适用以及由城市化、城镇化引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维护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严格限定权利申请主体条件、对权利分配的决定权和监督权交由农民来行使、政府负责物权登记、限定使用期限、允许使用权流转、严格权利消灭制度、明确侵权认定和赔偿内容、将“一户一处宅基地”作为申请条件理解以及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合理补偿、设置权利让出权进行规划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