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祜族属氐羌民族,历史文化深厚,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其民间舞蹈艺术便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舞蹈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拉祜族文化的凝结与表现,直接反映着着拉祜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具有拉祜族标志性的文化特征。历史上,拉祜族曾是狩猎民族、迁徙民族,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环境闭塞、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漫长的自主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其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舞蹈艺术种类繁多的现象。因此,拉祜族舞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拉祜族舞蹈中两大代表性的舞蹈“芦笙舞”和“摆舞”已被例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舞蹈艺术种类也在积极挖掘与申报,拉祜族民间舞蹈艺术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普洱市下辖县分布着较多的拉祜族,拉祜族舞蹈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澜沧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分布有拉祜纳、拉祜西以及普洱地区分布着拉祜族苦聪等支系。因此,本文选择普洱进行区域性研究,是拉祜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当代以来,拉祜族舞蹈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本论文主要是在历史嬗变的大背景下探索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运用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各种文史资料的佐证,概述普洱拉祜族的民族历史背景、舞蹈历史渊源及民族舞蹈等,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产生与发展的人文环境;其次,将拉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分三个标志性的时间段作考察,分析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三,历史的多样性使拉祜族舞蹈以多种态势演进,多方面研究其民间舞蹈在历史洪流下的具体变迁表现,以探索拉祜族舞蹈变迁发展的主要原因与规律;第四,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对其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其变迁发展的具体原因和规律,并对提升和把握拉祜族舞蹈在当代社会的走向,提出学术性见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