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薄弱学校的STEAM课程设计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于多份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进一步探索和发展STEAM教育新模式。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普遍缺乏专门开设的STEAM课程,STEAM课程教学所需的专业师资力量也比较匮乏,建设STEAM课程实施的环境缺乏资金支持。在城郊结合区域和乡镇区域存在很大一部分薄弱学校,因缺乏必要的STEAM教育装备、符合要求的STEAM教师及完善的STEAM课程体系,薄弱学校要缩小与城市学校的STEAM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任重而道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剖析薄弱学校的特征入手,梳理发现薄弱学校不仅在“硬件”发展层面,同时在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家长文化水平、创新性课程建设等“软件”层面也与城市学校存在差距。结合STEAM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问题,本研究针对教育薄弱学校,试图通过将STEAM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将小学主科(语文和数学)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薄弱学校特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薄弱学校开展课程实践研究。本研究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1)如何面向薄弱学校开展具有特色的STEAM课程设计?(2)如何构建面向薄弱学校的STEAM课程设计模型及课程设计案例如何实施?(3)如何检验构建的STEAM课程设计模型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了薄弱学校的概念内涵和STEAM教育的本土化现状;然后通过将STEAM教育和学科核心素养对接,基于城郊结合地区薄弱学校的STEAM教育发展环境,从学科要素分析、设计原则分析、设计流程分析等角度探讨并构建面向薄弱学校的STEAM课程设计模型(文中又称为“CMS+PPP”模型:Chinese-Mathematics-Science+Program-Project-Practice<语文-数学-科学+主题-专题-课程活动>);接着使用课程设计模型开发课程并在一个薄弱学区的学校开展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课程设计案例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最后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课程设计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践研究分析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STEAM教学实践,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素养提升与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有效的带动了薄弱学校跨学科课程的建设。由此证明本研究提出的面向薄弱学校的STEAM课程设计模型(CMS+PPP)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对应设计的STEAM课程在薄弱学校的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无需全息计算和相干照明的衍射投影方法和投影系统,利用非相干的准直LED光源和傅里叶变换透镜取代全息迭代计算获得被投影图像的空间频谱,再利用空间频谱在自由空
回转窑-电炉法(RKEF)是国内外处理红土镍矿先进的工艺方法。通过对回转窑-电炉法处理镍红土矿过程中回转窑烟尘产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烟尘产生的控制和烟尘制粒回收的一系列中试试
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加强德育教育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保证。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理想信念对
弘扬与保护历史文化遗迹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尝试将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引入初中美术课堂,不但丰富了美术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弘扬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叶氏庄园建筑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其建筑本身就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优势,例如建筑形制,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周口本土文化,以叶氏庄园建筑艺术为例,挖掘其文化价值,开
正镶白旗西地房子探矿区,第四系覆盖广泛,主要出露二叠系地层;燕山期早期斜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化)体多呈陡倾斜细脉状成群产出;银铅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矿(化)体形态严格
2008年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信息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暨信息服务业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信息中心、各省市信息协会会长(秘书长)、信息中心负责人,中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