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胆管细胞型肝癌(Intrahep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及混合型肝癌,其中以HCC最为多见,约占85%-90%[1]。在我国每年约有36.2万新发病例,其发病率在我国位于第三位,在肿瘤相关死亡中则高居第二位[2]。我国每年约38.3万人死于肝癌,发病数占世界发病数的42.5%,死亡数约占世界死亡数的51%[3]。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发病隐匿、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其中大约有70%的患者在被临床确诊时已经发展为不可切除或行切除手术治疗后疗效也不甚满意的中期甚至晚期病例[4]。原发性肝癌不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地威胁,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不可估量的经济负担。据相关文献报道[5]:自临床确诊后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6%~9%,而早期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可达50%~75%[6]。不同阶段的肝癌的临床治疗方式及预后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肝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目前,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作为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其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及应用。但是由于有30%~40%的肝癌患者血清AFP检测为阴性[8],单纯依靠检测血清AFP水平联合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寻找另一种便捷、有效的标记物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是十分迫切的。近年来,随着对α-L-盐藻糖苷酶(Alpha-fucosidase AFU)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记物的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相关报道指出:α-L-盐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且可以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指示意义[9]。而AFP阴性的肝细胞癌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AFU能否辅助其临床诊断则尚未得到探索研究。目的探讨研究血清α-L-盐藻糖苷酶(AFU)对AFP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及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进行早期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107例AFP阴性(AFP<200μg/L)肝细胞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的同时期至我院就诊的150例AFP阳性肝细胞癌患者、100例肝硬化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包含完善的AFP、AFU等病例资料),建立AFU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确定理想cutoff值。在此理想cutoff值下确认AFU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研究AFU对AFP阴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术后复发进行早期预测的临床意义。根据第一部分研究中AFP阴性肝癌患者在随访截止时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研究复发组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复发确诊时或随访(复查)结束时的血清AFU的浓度变化,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AFU浓度的差异,并用AFP阴性肝癌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前的AFU值绘制ROC曲线,找出AFU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指示意义。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各组间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和独立样本t检验;若资料呈偏态分布,则进行非参数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变量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结果第一部分:1.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组的AFU检测值(38.73±9.19U/L)较肝硬化对照组(29.28±9.26U/L)及健康人群对照组(14.32±10.13U/L)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用试验组、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的AFU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64,理想cutoff值为:32.5U/L。在此分界值下AFU诊断AFP阴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79.5%,准确性为:78.05%。第二部分:1.AFP阴性的肝细胞癌复发组患者在复发确诊时的血清AFU检测值(39.51±7.36U/L)明显高于术后(术后第一天)的检测值(27.19±9.25U/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术前血清AFU检测值(39.73±8.19U/L)较未复发组术前血清AFU检测值(32.78±7.81U/L)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利用AFP阴性肝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术前的AFU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9,理想cutoff值为:36.5U/L。结论1.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AFP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2.术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检测对AFP阴性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指示意义。3.术前血清AFU检测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意义,术前AFU较高的肝细胞癌患者比术前AFU较低的患者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