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又被称为精神障碍中的“癌症”,发病原因不明,终生无法治愈。我国孤独症患病率约占1%,由此推算中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至14岁儿童患儿超200万。孤独症康复训练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办孤独症康复训练资源紧缺,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发展较快。本文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深描K机构提供的孤独症服务,将K机构作为个案研究民办孤独症机构的服务模式,探究这家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对孤独症人群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研究社会工作的方法如何介入服务这家孤独症康复机构,帮助机构更好地服务孤独症群体。研究发现K机构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引进了孤独症行业比较前沿的康复理论,主要是生命全程支持理念和生态化服务模式,得到孤独症家长的认可和孤独症行业内的好评。K机构在生命全程支持理念和生态化服务模式下提供的服务有小龄的ABA康复培训、幼小衔接班;学龄期培训特教助理;学龄后大龄孤独症者日间照料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服务;针对家长的养育技术培训、家长心理支持服务;针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服务和相关研究开发。K机构的服务对孤独症康复行业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第一,为孤独症者提供专业的ABA康复。第二,为孤独症家庭的家长提供喘息服务,构建家长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三,为孤独症康复行业输送专业ABA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孤独症康复教师团队。第四,扩大孤独症者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更加包容和接纳孤独症人群。K机构也存在上升发展的空间,社会工作介入K机构的服务可以帮助机构解决组织资源、组织架构的难题,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帮助机构打通服务内容与服务理念、模式之间的距离,挖掘家长的潜能,为孤独症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孤独症者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照顾,能够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