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工况齿轮传动轴微动磨损机理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组件作为动力机械中传递功率的主要部件,主要起到支承转动零件并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作用。由于齿轮啮合力的周期性变化导致齿轮轴产生扭转振动,从而导致齿轮轴肩与轴承内圈之间的粘着-滑动摩擦失稳现象。随着动力机械的持续运转,进而导致齿轮轴肩产生微动磨损。微动磨损普遍存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运行中,经常使零件的材料疲劳极限降低,是关键零部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齿轮轴运转过程中,齿轮轴与轴承构成的运动系统具有内部参数变化、外加负载干扰、传动系统中的摩擦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的复杂特点。其扭振具有转速低、承载大和干摩擦作用的典型特征,因此,齿轮轴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扭振幅值和噪声都大幅度增加的现象。以上影响因素导致齿轮轴运转的均匀性差,容易使齿轮轴与轴承之间的接触面产生微动,引起齿轮轴肩的微动磨损,严重的微动磨损造成齿轮轴的疲劳断裂,从而使复杂动力设备产生机械故障。因此,本文以国家“863”项目[2008AA11A116]、武器装备预研重点基金项目[9140A2011QT4801]和校企合作项目“减速器传动齿轮组件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为依托,对复杂工况下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轴肩与轴承接触面之间的微动磨损现象进行了机理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复杂工况齿轮组件有限元仿真模型,对齿轮轴肩微动现象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齿轮轴肩的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接触应力随轴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轴向变形量和径向变形量随轴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齿轮轴肩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随着齿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2)建立了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摩擦失稳模型和运动学方程,引入了摩擦失稳阻尼比,得到齿轮轴肩微动摩擦失稳的判别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轮轴肩微观扭振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齿轮轴肩微观扭振随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载荷和转速是导致齿轮轴肩微动摩擦失稳的主要因素,并且齿轮轴肩的微动摩擦失稳是造成齿轮轴肩表面微动磨损的主要原因。(3)在复杂工况下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轴肩与轴承接触特性和扭振摩擦运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机理并建立了齿轮轴肩微动磨损数学模型。在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预紧力矩、传递功率、过盈量、摩擦因数以及转速等主要因素对齿轮轴肩微动磨损的影响。(4)建立了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影响因素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多载荷工况下齿轮轴肩微动磨损量为模型的参考序列,多载荷工况下特征性能指标为模型的比较序列,对影响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性能的特征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模糊灰色关联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即各主要因素对复杂工况齿轮传动轴微动磨损的影响程度为传递功率>转速>预紧力矩>过盈量>摩擦因数。(5)构建了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量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并采用自适应变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仿真与计算结果一致表明,基于自适应变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的复杂工况齿轮轴肩微动磨损预测方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103%、平均相对误差为2.06%,表明该预测方法精度较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于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善,从而能使得医院的会计资源得到有效的使用以及共享,满足医院各个科室对于会计档案的需求,有
目的对采用四逆散治疗大鼠肝郁症的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方法选择一批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肝郁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四逆散进行治疗。使用模具进行加水浴来制作肝
Delta并联机构是R.Clavel在1988年提出的,是一种具有3个平动自由度的高速并联机构,也是目前商业应用最成功的并联机构之一。它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和电子产品的装配。
将12只初生体重为(3.75±0.71)kg的小尾寒羊公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喂给牛奶粉代乳或鱼粉代乳(鱼粉53.6%、棉籽油32.0%、葡萄糖16.1%),在9~15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测定
静压气体球轴承能够提供三自由度低摩擦的运动工况,是卫星三轴仿真气浮台的关键部件。球轴承的静态特性及涡流力矩的大小直接影响三轴气浮台的性能指标。本文针对具有良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