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原著同为意大利名作《Cuore》的2个译本——包天笑译《馨儿就学记》和夏丏尊译《爱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各自的日译本底本进行比较,然后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和操纵学派理论,多方面地研究了这两部作品。另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这两部作品在文坛及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本文由以下六章构成。第一章明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概观国内外与之相关的先行研究。第二章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馨儿就学记》、《爱的教育》以及原著《Cuore》,作者包天笑、夏丏尊和亚米契斯进行了铺垫性的介绍。第三章从《馨儿就学记》、《爱的教育》与各自日译底本的比较入手,探讨了作者的翻译策略。经研究发现,《馨儿就学记》和底本《学童日志》相比较,存在大篇幅的改写和省略,在专有名词中国化、人物形象美化、主题政治化、情感伦理化、新旧事物对立化这五个方面独树一帜。而《爱的教育》则与之相对,夏丏尊如实地翻译了原著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忠实地再现了底本,与包译《馨儿就学记》的翻译策略截然不同。第四章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和操纵学派理论,从内部要素——翻译动机、日语素养,外部要素——专家、诗学、赞助等方面,分析了这两部作品翻译策略不同的原因。第五章探讨了这两部作品在目标语言文化系统中所产生的影响。这两部作品都对两位译者的后期作品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甚至《爱的教育》亦影响了夏丏尊毕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第六章归纳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介绍了今后的研究课题。希望本研究可以弥补有关《Cuore》译本比较研究的不足,并且能为今后的翻译比较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