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细晶材料与粗晶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对于其耐蚀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技术(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制备了超细晶Cu-Cr-Zr合金,并对其组织性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Tafel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重点研究ECAP变形道次、ECAP变形后的时效处理、氯离子浓度、添加硫离子、温度以及酸碱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ECAP变形后的Cu-Cr-Zr合金,晶粒尺寸随着道次的增加不断减小,粗晶时晶粒尺寸约为5080μm,ECAP变形8道次后晶粒尺寸约为150200nm。(2)研究不同晶粒度Cu-Cr-Zr合金在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ECAP变形道次的增加,晶粒度减小,其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粗晶时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2.26μA·cm-2,ECAP变形8道次后减小为0.54μA·cm-2;通过对其等效电路拟合,扩散过程的传递电阻随道次的增加而增大,由粗晶时的9746Ω增大到ECAP变形8道次的14130Ω,表明电荷在腐蚀介质和电极间转移变难,合金的耐蚀性提高。(3)在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Cu-Cr-Zr合金的腐蚀行为,发现在粗晶状态下,经过时效处理试样的腐蚀性能较好,其自腐蚀电流密度由2.26μA·cm-2,经时效处理后减小到2.00μA·cm-2;而在ECAP变形8道次时,未进行时效处理试样的耐蚀性远大于时效态,时效处理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由未处理的0.54μA·cm-2增加到3.97μA·cm-2。(4)对比分析在不同氯离子浓度下Cu-Cr-Zr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增大,其耐蚀性减弱,同时发现浓度越高,浓度变化对耐蚀性的影响越不明显;对比在0.5mol/L氯化钠溶液中添加硫离子时Cu-CrZr合金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超细晶试样较粗晶试样腐蚀产物层更严密,腐蚀速度更小,耐蚀性更好,和同等条件下不含硫离子时相比,耐蚀性更好;对比分析在不同溶液温度下超细晶Cu-Cr-Zr合金的腐蚀行为,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耐蚀性降低。(5)研究Cu-Cr-Zr合金在酸碱中的腐蚀规律,发现在盐酸溶液中,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材料的耐蚀性变差;在NaOH溶液中则恰恰相反,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材料的耐蚀性增强。且在相同溶液中,超细晶试样较粗晶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更小,显示出较好的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