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描写青海甘沟方言的动词后的附加成分,及以这些成分构成的甘沟话时体系统。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二:充分描写甘沟话的动词后类形态成分,使描写部分成为甘沟方言参考语法的“动词及动词短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讨论在深度接触的情况下,动词后的“非空间设定”标记系统可能受到的影响的深度。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的介绍。包括:问题的提出;该方言点的社会背景和语言使用环境,语法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对之前的相关研究的综述,主要是对相关动词后附成分、汉语时体系统,以及对周边西北方言现有的研究情况;本文的结构安排、使用术语的说明、及研究的目的。第二部分讨论第一类动词后附成分。这一类成分是在动词后补语位置通过语法化发展而来的阶段体标记,包含起始体标记“-开”、“-脱”、“-上”;实现体标记“过1”/“掉”,完成体标记“下”,经历体标记“过2”。这几类成分都符合“(趋向补语>)结果补语>体标记”的语法化链条。其中“-下”的说语法化成分最高,发展出了能性补语和能性补语标记的用法。这一类动词后附成分的发展是语言内部发展的结果。第三部分讨论第二类动词后附成分。包括与副动词结构密切相关的未完整体“-着(哩)”,完整体标记“-了”,用以标记将来时的情态标记“哩”,由引语标记发展出确认语气的“-说”,和“说哩”的标记最近将来时的用法。这一类动词后附成分的产生和具体功能比较多地受到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第四部是总结和余论:对全文得出的一些局部结论的汇总,在结论的基础上概括了甘沟话的时体系统,包括二级体系统和{将来时,非将来时}的二分时系统。并构成了一个三分的强制选择时体系统,即{完整体,未完整体,将来时}。接触对甘沟话动词类形态成分的可能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接触的结果、接触的深度、影响方向问题的复杂性;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