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顺利召开的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正式进入新时代。当我们为中国几十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感到欣慰与鼓舞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了“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的发展之困。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着力点不在城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归根结底,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其实就是“三农”问题。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很早就告诉过我们,城乡关系将按照从对立到融合的发展趋势而演进,要消除对立最终走向融合,势必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使其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进而缩小差距,实现“平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充分总结城乡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当前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作出了深刻分析,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丰富的内涵,而党的十九大,更是确立了习近平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习近平本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加之其有着多年农村生活工作的经历和体验,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把目光聚焦“三农”,将城乡融合作为发展的总思路,并为之而努力,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形成,为我国城乡关系指明了新的方向,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征程。本文对习近平同志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做了深入探究,首先对其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从马克思恩格斯、列林斯大林等关于城乡发展的思路,再到中国历届领袖的城乡发展观,都为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接着,以习近平工作经历为时间轴,梳理了习近平城乡关系从萌芽到成熟再到升华的过程;再次,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等几个方面,探究了习近平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习近平城乡融合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的继承和发展,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其思想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起到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