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一方面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带来的就是农村“空巢”现象,农村空巢老人随之成为社会中又一弱势群体。在广大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中国农民的养老,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更具弱势地位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目前农村社会较为严峻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解决不好,将影响到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农村空巢老人存在家庭经济负担重,生活质量差、社会保障意识匮乏、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双重缺失、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等问题。深入剖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中政府供给不足的表现与原因,就政府如何更好的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中提供有效供给,本文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教育引导、社会支持等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政府供给这个主题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对该主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以弥补学术界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上从政府供给角度出发研究的不足。第二,对国外农村养老服务政府供给的对比研究,为我国政府引入国外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实现本土化提供有益的帮助。第三,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建议措施的整合与优化,从而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上政府应当承担起养老的主导责任,为农村空巢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服务,解除农村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是继续推动城市化、工业化、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