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3 VPN的域间组播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IP组播的概念被提出以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传统的域内组播协议如PIM、DVMRP等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然而,随着更多组播应用的出现,如可视化IP电话会议、网络音/视频广播等,尤其是远程的、高带宽需求的、高安全需求的多媒体应用的不断增加,对域间组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企业VPN应用需求的逐步增大,穿越骨干网的客户网络间的组播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域间组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和实用化进程都十分缓慢。因此,研究基于VPN的域间组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工作是与国内通信企业合作研发项目“IPv6组播、安全和VPN技术研究”的一部分,主要研究不同域之间组播的协同,针对三层VPN的组播研究最新进展,在IETF现有草案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解决方案。本论文从IP组播的基本理论出发,参考IETF在BGMP域间组播、BGP/MPLSVPN单播与组播,MPLS组播以及VR-VPN单播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确定了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R-VPN的三种组播解决方案,包括本地站点的处理、SP网络的建树方案,组播分组的封装处理流程等。并从可扩展性、资源利用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等角度对现有的多种基于VPN的组播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定性的论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该文对ITS(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了ITS的信息模型,介绍了自动车辆定位(AVL)的核心-定位和通信技术,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DGPS差分改正数的更新率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论文对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波形以及其信道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合FCC频谱规定的UWB信号波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存在多种干扰
近年来,短消息业务的蓬勃兴起,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服务提供商(ServiceProvider)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服务提供商作为短消息内
期刊
  视频压缩技术中的变换编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某种形式的正交变换,并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正交变换的种类很多,其中的离散余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MIMO系统权向量优化计算方法和一种新的OFDM自适应调制算法,通过模拟分析,及与已有方法、系统的比较,说明了MIMO-OFDM系统中这些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具体优点。
近些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固定频谱分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无线通信系统日益发展的需求。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可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