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论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建设是古今中外执政党稳固执政地位,保持政治生命力的必然重点,和谐社会发展离不开以政策、法规为保障的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内涵和提出具有其自身背景,体现了中国从古至今历史文化发展的“和而不同”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和”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和前提。   思想道德不是脱离历史发展阶段的抽象观念,而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制度因素、不同的利益群体及公民不同程度的觉悟决定了道德具有层次性特点。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中起到了思想指导和方向引领的作用。   本文力图从揭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特点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的特点和原因,扩展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新思路,探索出一条既能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又具有整合性、适用性和包容性的道德建设新途径,丰富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理论文库。
其他文献
学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体系。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有悖经济伦理的行为,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经济伦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家财富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也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受保护程度。因此,我国在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经济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