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型共聚物接枝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密度小、可设计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领域和体育运动器材、建筑材料等民用领域。然而碳纤维表面惰性大、活性官能团少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发挥。本文由碳纤维表面接枝梳型共聚物制备而成的多尺度增强体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界面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合成了RAFT链转移剂三硫代碳酸酯(DDACT),同时将RAFT试剂接枝在碳纤维的表面。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反应在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的长链聚合物,红外光谱、热失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分析表明PCMS成功的接枝在碳纤维表面,且接枝率为8.7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CMS以“须”状形式分布在纤维表面上。其次,以碳纤维表面接枝上的PCMS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聚合反应在碳纤维表面的PCMS主链上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支链,制备出梳型共聚物(P(CMS-g-GMA))接枝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红外光谱、热失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分析表明P(CMS-g-GMA)成功的接枝在碳纤维表面,且接枝率为10.75%。表面能测试结果表明,接枝PCMS和P(CMS-g-GMA)后的碳纤维表面极性分量都有所增大,相比于碳纤维原丝,梳型共聚物/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表面能提高了22.08%。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梳型共聚物在纤维表面分布较为均匀。最后,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梳型共聚物/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研究了P(CMS-g-GMA)的引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型共聚物/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单丝拉伸强度和复丝拉伸强度比原丝分别提高了18.53%和46.95%。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弯曲强度分别比原丝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84.99%和78.12%。通过微滴脱粘法研究P(CMS-g-GMA)的引入对单丝树脂微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CMS-g-GMA)接枝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比原丝复合材料提高了143.62%。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发生剪切破坏时表现为韧性断裂,纤维很少出现从树脂基体中拔脱的现象,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良好。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主要有:(1) P(CMS-g-GMA)的引入改善了碳纤维与树脂间的浸润性,同时梳形聚合物所带的活性官能团能够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使得碳纤维与基体间以化学键合的形式相连接;(2)P(CMS-g-GMA)的引入使得碳纤维表面具有了多尺度支化结构,扩大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强了与树脂结合的范德华力和机械啮合力。
其他文献
技术转向、技术时代标志着技术开始进入哲学的视野。技术的现代境遇得以产生。人们在关心技术问题的同时都在探索技术的历史境遇 ,询问技术“不在场”、“历史性缺席”的哲学
确定无穷小量的阶是微积分中一类重要的问题.本文较为系统地归纳了确定无穷小量阶的基本方法及相应的推论,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有关无穷小量阶的问题、求极限问题以及研究数项
创新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既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版的应时之举。为此,需加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共管共治的协
随着政府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资金渠道的多样化、投融资方式的多主体性,在新的条件下,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实现审计工作跨越式发展?现就政府
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上具有光明前景。将荷电药物与聚电解质通过复合作用形成聚合物前药,具有载药量高、负载稳定、释放可控等优点,极具应用潜质。本
<正>一、品种选择选择高产、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和耐根结线虫的品种,要求早熟的还应选择中早熟或自封顶类型品种,如金粉二号、金粉早粉红等;要求采摘期长的选中晚熟无限
按照2007年交通事故死亡8.2万人计算,每天约有225人死亡,这相当于每天掉下一架飞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安全的形势严峻,交通安全研究任重道远。文章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
矿产地质勘查具有紧迫性,同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理论和技术都急需突破。"同位成矿"理论可以解决找矿的重大问题,同时配套新的技术方法可望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
<正>课堂教学通常分为准备阶段(即课堂导入阶段)、发展阶段和巩固阶段.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一直是国际社会争论的焦点。《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有关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规定与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存在矛盾。本文在分析《罗马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