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立于1878年的天津广仁堂,是一个由南方士绅出资经理的致力于救济天津、河间所属孤寡之无依无靠者的慈善机构,在近代天津众多慈善团体中独树一帜。它成立的直接原因是丁戊奇荒,致使灾区妇女被奸徒乘机贩卖,商界精英目不忍视;深层原因有中国社会传统行善观念的影响、近代自由平等新思潮的传播、旅津南方士绅力量的壮大及其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等。从1878成立到1949年结束,天津广仁堂经历了两个阶段,1878年至1900年属于初创阶段;1900年至1949年,为壮大、发展、衰落阶段。天津广仁堂主要由苏浙皖三省士绅筹设,内部有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事务分工明确,并不断并入一些机构,组成了一个广泛的救济网络。其经费收入包括租金收入、行政拨款、业务收入和善款捐助,其中以租金收入为大宗。而租金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了其事业兴衰。天津广仁堂的慈善事业主要包括敬节、恤嫠、教育、医疗,它以苦心孤诣之功维持了救济事业的持久运转,解救孤苦无依的妇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任。特别是向留养妇孺教授知识、培养技能,有利于帮助她们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紧紧追求近代化的脚步,并且注重职业教育,以保证救助的对象免于二次贫困。在医疗方面的措施,在当时缺乏完善的救济体系既体现了借医疗实现强国的梦想,又救助了广大贫困者。在慈善事业运营过程中,天津广仁堂与中国地方政府、天津商会、其它慈善团体等都进行了友好合作,特别是与行政官厅的合作表现得尤为密切。作为民间组织,天津广仁堂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教育、医疗事业,上以辅助官厅,下以捍卫民生;天津行政官厅感到慈善任务艰巨,在政府警力难于应付的局势下,支持民间组织参与进来。天津广仁堂的研究充分说明,慈善事业虽然涉及法律、社会、习俗等诸多问题,只要民间组织主动参与,行政机关积极支持,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辅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