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的“不变”与“变”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shiho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正在丰富既有的教学活动,回溯教学的发展过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现在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最原初的呈现形态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社会的教学传递生存生活的经验,现代社会教授系统的文化知识等各种要素;教学在最初萌生时是长者出于使幼者在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完成自我保存,而现在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原始社会进行“教学”活动的是掌握某一生产经验的族群成员,接受“教学”信息的是暂未领会某种生活经验的其他族群成员,而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建立起了规范、完善的教学制度,教育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掌握系统知识的教师担任。通过对教学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教学存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从辩证的角度,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教学活动众多变化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稳定不变的内容,答案当然是有的,教学的本质不变,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不变,这种稳定不变的存在决定了教学具有区别于其他活动特殊性和不可取代性。为了达成对教学活动系统而清晰的认识,本文从“不变”与“变”的概念入手,分析教学中的“不变”与“变”。提出教学的本质是不变的,是“有教的学”,继而从“有教的学”入手,提出教学中不变的存在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而各个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因而本文站在历史观的角度下提出,对于“不变”与“变”关系的处理,应当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观点,批判性地保留教学结构中本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益元素;改变、摒弃掉腐朽落后、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内容,在继承与创新中实现教学的发展。教学的发展又朝向何处呢,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在“不变”与“变”中建立真善美的教学秩序,真即揭示教学内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表现,体现教学的规范性、专业性;其次对“善”的理解即有用性,教学对人的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性体现;其三,教学“美”是人文性的活动,从教学中获得知识与知识以外的收获,自由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实现是教学“美”的追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课文是二语习得教材内容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中一定包含着某种话题,话题的选择很重要,它与语言要素一道承载着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传达着教材的主题思想,激发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影响着课文中常用词语的选择。就课文所包含的话题对两部发行较广的、不同语种的二语习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不同教材的编辑特点,尤其是与文化因素相关的编辑理念。深度了解、体悟这些特点或理念,能够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
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德育进行培育,然而如今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对此引起高度关注,针对于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予以正视,与此同时在实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确保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进行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机会。使得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
学位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现代制造企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并处于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而制造企业的开发与生产有着投资持续周期长、投资产业规模大、制造价格昂贵诸多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直接或间接的对制造企业生产开发与销售造成了不利影响。因为制造开发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筹集资金困难成为大多数以制造为主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然而通过深究不难发现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的农村不断发展,村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因而对于村民参与的研究是农村研究一个重要方向。尽管当下对于村民参与研究的文献资料数量较多,但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是村民政治参与,而对于村民其他参与内容和形式研究较少。此外,当前研究多是针对贫困村落的研究,对于经济较发达的村落的村民参与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H村这样一个旅游发展村落作为研究主体,把研究重点放在村民四种参与形式上,通过分
游泳作为人类体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竞技运动之一,其比赛的过程和结果都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在每天紧张训练和单一环境下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压力对个体,尤其是游泳运动员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们如何被知觉,运动员通过压力知觉会产生大量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而这些反应可能会影响其情绪和运动表现满意度。同时,游泳运动员每日的情绪差异或许也会导致运动表现满意度的不同。领悟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因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