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百年嬗变与当代塑造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知识分子是近代青年群体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的群体。自19世纪末新式教育革新以来,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领军者,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革命的引领者、政治变革的先锋队,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民主政治的参与者,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变化历程同时也是我国政治变革、制度发展的进步史。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百年嬗变,分析青年知识分子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总结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演变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新时期更好地塑造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角色,促进青年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第一部分是对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嬗变的相关理论分析,界定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概念,阐释了青年群体的产生及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从社会对角色主体的政治期待、政治主体的角色意识以及政治主体的角色行为三个维度对不同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进行考察。第二部分将百年来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变化轨迹做了阶段性划分,依据政治背景的重大变化,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青年知识分子角色觉醒与探索阶段;20世纪20至4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经历了角色冲突与混乱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几十年间,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角色相较于以前经过一次大的调整与转换,角色逐渐整合一致化;改革开放至今,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也伴随着社会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平稳过渡,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重构角色使命。总体看来,青年知识分子实现了从反抗者、批判者向参与者、建设者的转变过程。第三部分从总体上概括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嬗变的特点与规律。在百年嬗变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角色凸显了四个最主要特点:围绕追求民族复兴的政治主线,群体身份认知由自发到自觉,政治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政治角色的阶级性日益明确。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结构变化、青年群团组织和青年知识分子自身四个层面分析,其中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是影响青年政治角色的核心因素,社会结构变化和阶层调整是影响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和政治地位的直接动因,党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影响着青年知识分子的角色表现,青年自身的价值选择则从微观层面上决定了个体命运。第四部分主要探讨青年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当代塑造。要遵循代际更迭的历史规律,传承百年来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品格;要改善青年政治参与的外部环境,创造和谐稳定的外在环境;要与时俱进调整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时代变革中把握主旋律,保障道路不偏离、方向不迷失;要把握好青年教育的方向,做好青年知识分子的培育工作,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审美劳动的媒介化现象出发,考察了以网络直播、游戏陪练、虚拟偶像为代表的数字服务销售产业中的审美劳动转型与实践。研究发现,数字媒介的时空特质与数字符号的可编程性,改变了审美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实践,审美劳动产生了劳动身体的符号化、审美取向“下沉”、劳动时间的全时化与生产空间的全景化等特征。由此,审美劳动跳脱出传统职业领域,吸纳更多数量的劳动者,并贯穿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之中,以更加隐蔽且有力的方式延长
在对水中有机物还原污染物具体含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COD化学需氧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水体污染程度评价中的一个综合指标。紫外光谱法检测COD快速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为提高模型检测COD的精度,将偏最小二乘算法与蚁群算法(ACO)相结合,优化对紫外光谱特征波长的选择。通过建模和实验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对特征波长进行选取,预测模型在均方误差意义下达到最优,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内,而且预测
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作物生理形态随时空的变化,是智慧农业实践管理的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和光谱学的发展,近红外、多光谱和高光谱仪器被广泛应用于果树生理生化特性的监测、果园养分状况的诊断以及病虫害的识别。光谱成像技术还可以与果园物理信息结合用于果园产量评估,在各物候期内为果园管理实践提供帮助。综述了光谱成像技术在果园实践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并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未来光谱成像技术在智慧果园管理实践
美国内战后,国内社会环境趋于稳定,随着西进运动和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美国进入了“镀金与进步时代”。在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制造业工厂开始兴盛,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产业女工人数激增,女性充斥在各技术要求低且环境差的制造行业里。产业女工的来源分为三类:一是本土出生的农村白人女性,二是来自国外出生的移民女性及其后代,三是黑人女性。产业女工遭受资本主义的严重压
伴随国家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值税带来的降低公司税负、改善经济结构的效果越发明显。对于建筑业,即避免了公司重复征税,也规范了建筑行业的依法纳税,同时为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创造了空间。本文以中交一公局集团海威公司沈康项目、中交一公局集团七公司新疆G218项目、中交一公局集团七公司G575土建三标等建筑业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项目前期计税方式测算选择、一般计税项目增值税税负平衡管理、利用"报价平衡点"指
【目的】研究3D打印混凝土墙体材料抗压与劈裂抗拉强度沿高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现浇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为参照,设计3个试验分别研究层数和加载方向对3D打印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3D打印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性能在x向加载时最强,在z向加载时最弱;劈裂抗拉强度随层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棱柱体试块的轴心抗压强度大于相应现浇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结论】实际生产中应该合理规
新教师培训中存在“要什么”“学什么”“如何学”这三个基本问题。背离三者前因后果的逻辑规定性,是当下的新教师培训效能不彰困境的原因之一。高效能新教师培训首先要有效辨识新教师在培训中“要什么”,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学什么”“如何学”的培训课程。在培训实践中,可营造关怀型培训文化,建构实践导向的培训范式,探索“AI+”赋能新教师培训。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分别以年均增长率27.22%和14.30%的速度提升;数字经济具有城乡融合效应,推动本地城乡融合的同时对邻地城乡融合产生正向溢出作用;数字经济各维度对城乡融合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与溢出效应,其效应大小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蔗糖含量是影响花生口感和风味的重要因素,培育高蔗糖甜味品种已成为食用型花生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因此,建立单粒花生蔗糖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有助于加快甜花生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选择128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代表性材料,采集了近红外光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折光指数检测器(HPLC-RID)测得蔗糖含量化学值,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单粒花生蔗糖含量的数学预测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913,
准确高效获取土壤水盐信息是盐碱地改良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本研究以地面野外高光谱反射率和实测土壤水盐含量为数据源,利用分数阶微分(FOD)技术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步长为0.25的处理,从光谱数据与土壤水盐信息相关性层面筛选FOD阶数,构建二维光谱指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立土壤水盐含量反演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OD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高光谱噪声并挖掘潜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