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压质量的好坏同经济发展、用电安全息息相关,优质稳定的电压质量依赖于灵活准确的调控技术。传统电压无功控制方法,依靠的是变电站、线路、配变处的电压无功调控设备检测本地电压值、有功无功值、功率因数等数据进行独立式的控制调节,以保证电压值、无功值位于合格的工作范围内。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电压无功调节技术无法满足解决用户侧低电压问题的需要。因此,对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站、中压线路、配变依靠有载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投切电容器组两种手段对本地电压无功调控设备进行独立式调控,不能够对各级调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作出联合调整,就使得变电站、线路、台区设备的调控裕度得不到有效互补,不仅浪费了控制设备的调控潜力,也无益于农网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各级设备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根据联调原则和联调流程,结合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采集监测等技术,充分发挥各级控制设备的调控裕度,挖掘其调控潜力从而将馈线末端的电压值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提高了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了网损率。本文首先对农网低电压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变电站、中压线路、配变台区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为文章主要研究的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并形成比较。其次,本文在详细研究三级联调技术调控过程并给出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PSASP软件建立了三级联调的电网仿真模型,通过对三级联调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与分析,验证了三级联调技术在改善用户端“低电压”问题方面的合理性、有效性。最后以仿真结果为理论指导阐述了某地区开展电压无功三级联调的工程实践,其调控效果体现了三级联调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