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10月31日制定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构建中国合作社法律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有利于农民依法设立合作社,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保护农民利益。但是现实中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状况却不尽不意。通过对该法的进一步研究,我从合作社的成立、运行、盈余分配三个方面分别选取部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现行法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在合作社的成立阶段,法律对出资类型及股权比例等有诸多限制,我们建议完全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房屋、劳务等有条件地纳入合作社的出资类型。股权比例要求方面,应学习西方先进的立法内容,将成员股和非成员股区分开来,为合作社拓宽融资渠道,同时限制非成员股控制合作社。在运行机制方面,目前实践中我国的合作社普遍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以及组织的权利虚化及权利滥用现象,我们建议合作社立法不应该止于对成员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的确立,应赋予社员大会更多的权利,并在程序上清楚地阐明社员的权力以及如何履行这些权力。分配制度关系到合作社的存亡以及整个合作社制度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对现行制度进行改进,采用国外合作社普遍规定的对股金付红利制度。在盈余分配给社员之前的公积金制度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建议:(1)我国应该建立公积金法定提取制度,即强制性规定;(2)规定公积金积累的上限。达到上限以后才可以分红;(3)分割公积金应根据社员的退社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其他文献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叶尔羌河流域地处新疆西南部,近年来,人类不适当的生产活动已经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青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以合作社需求理论和组织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典型县级市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
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存资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不但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是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家庭联产承包责
旱地农业生产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旱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集中有全国85%旱地的北方地区更是成为了国民经济和国家农业增长的战略要地。西北干旱地区旱地灌溉基本上是以自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区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镇建设用地急剧扩张、人类活动广度与强度空前加剧的发展过程,人与自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但给农民带来的实际收益并不理想。笔者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信息素质不高是导致农村信息化整体发展绩效不明显
随着现代空袭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美国更加注重防空反导系统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建设。介绍了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其作战能力,最后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延深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无论是开放的社会系统,还是封闭的社会环境,其影响都是不可回避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
<正> 贵刊2001年第2期第31页刊登了《对一道竞赛题解的补正》一文,文中指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习题与解答》一书中“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原书答案994个有误
在当今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主导角色,承担着法定的主体责任。而我国又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