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阐述了外部性理论,政治偏好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国内外研究动态,在研究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困境的基础上,考虑外部性、东道国政治偏好因素,构建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研究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屡屡碰壁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当存在外部性时,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将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影响,负外部性占主导时,社会福利会受损,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当东道国对主权国家存在政治偏见时,投资壁垒会更加难以突破,寻求有效的路径减轻外部性以及政治偏见对投资的影响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文章对外部性、政治偏好以及主权财富基金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综述,对现有困境进行分析,阐述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构建政治偏见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模型,研究东道国政治偏好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影响以及外部性、货币需求程度等因素对东道国外资政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限制取决于东道国的政治偏好、资金需求弹性、国内资金总需求以及政治偏好,同时也取决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所带来的外部性。投资引起的东道国金融保护主义与政治偏见反映了政府对利益集团以及自身政治利益的权衡;投资正外部性越大,东道国资金需求弹性越大,投资受阻程度越小;在负外部性越强的行业,政治偏见对投资管制的影响越大。因此,要克服东道国投资壁垒,一方面要考虑投资一些产生潜在负外部性小的行业,另一方面,让渡更多的资本与价值,减轻东道国的政治偏见。同时,利用东道国的资金需求缺口,发挥主权国的政治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成为谋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再者,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构建计量模型。收集整理2009至2011年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2000余条海外投资项目数据,分行业进行计量回归。结论表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行业潜在负外部性越大,东道国政治偏好的作用越大,反之所投资行业潜在正外部性越大,政治偏好对投资管制所起的作用会相对减少;主权财富基金在东道国的投资与被投资公司的规模与价值关系不明显,投资行业以及投资金额主要还是受到双边政治关系以及资金需求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分析对主权财富基金在规避外部性、东道国政治偏见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