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siICK1和OsiICK6分子特征分析及过表达OsiICK6对植株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分裂及其周而复始的循环是植物(包括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动力。正常的细胞周期,即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是由一种高度保守的分子机制调控。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ICKs)即是这种分子调控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在水稻上,根据基因组序列预测的粳稻和籼稻ICK基因各有6个。目前,除了个别粳稻ICK基因-Orysa;KRP1和Orysa;KRP3的功能得到验证之外,其它粳稻和籼稻ICK基因的功能分析尚未开展。本研究以籼稻ICK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蛋白质序列聚类、亚细胞结构定位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克隆的一个表达强度中等的33kDa分泌蛋白启动子(33kDa secretary protein promoter,33SP)对其中的一个籼稻ICK基因进行了有限的过量表达和表型观察。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蛋白质序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籼稻ICKs和已经报道的粳稻ICKs一样可以分成两类,其中,ICK1-4为第一类,ICK5和6为第二类。进一步的保守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基序1和2外,其它3个基序也都呈现在籼稻ICK蛋白上,唯有ICK4缺失这后3个基序。另外,除了ICK5之外,其它5个籼稻ICK蛋白都具有核定位信号。为了与粳稻ICKs的命名相区别,我们将籼稻的ICKs依次定名为OsiICK1-6,它们与粳稻ICKs的对应关系是:OsilCK1/Orysa;KRP1,OsilCK2/Orysa;KRP2,OsilCK3/Orysa;KRP3,OsiICK4/Orysa;KRP6 OsilCK5/Orysa;KRP5和OsilCK6/Orysa;KRP4。本研究选用作过量表达分析的ICK基因为OsiICK6,它与功能已知的OsiICK1分属不同的聚类。   (2)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OsiICK6与不同的CDKs及Cyclins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用AD-ICKs和BD-CDKs/cyclins共转化酵母菌株May203时,OsiICK1和OsiICK6都可以与CYCD2;1相互作用,但是它们与CDKA;1,CDKB2;1,CYCA2;1,CYCB2;2都没有相互作用.反过来用BD-ICKs和AD-CDKs/Cyclins共转化酵母时,OsiICK1和OsiICK6都和CYCD2;1有相互作用,同时,OsiICK6与CDKA;1有相互作用,而OsiICKl与CDKA;1不互作。   (3)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进行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siICK1和OsiICK6都定位在核内,说明他们主要在核内起作用。然而,仔细的观察发现OsiICK6在核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成亮点分布,而OsilCK-1在核内的分布则比较均匀。   (4)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OsilCK6在检测的根、茎、叶组织和幼穗和小花器官中都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5)将33SP驱动的OsilCK6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63中进行有限度的过量表达,结果显示:其转化体及其后代植株明显矮化,叶片交窄外卷,发育至3核的花粉粒比对照显著减少,大量种子不能结实,或即便结实,但种子的发育也出现异常.进一步的茎组织纵切和叶组织横切观察结果发现,OsilCK6过表达植株的细胞体积增大,但数目减少.对叶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还发现,OsiICK6过表达植株的叶片近轴面气孔比对照变大,而远轴面的变化不大,同时发现远近轴面的气孔列也比对照少一半。   综上所述,OsiICK6在分子序列特征、亚细胞结构定位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都与OsiICK1存在差异,其过量表达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和花粉及种子的发育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开花转变是植物生长发育进程中极为重要并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Atlhp1/Attfl2突变体表现为提早开花,顶端花。到目前为止,除了拟南芥外,我们对植
本文以玉米品系豫单701和豫单901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5℃、100% RH)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不同老化处理的玉米种子萌发3天时GA20ox、α-淀粉酶等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如下:1人工老化玉米种子田间苗期表现对不同老化处理的玉米种子田间种植21天后的出苗率及苗高调查,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系均表
光照强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连阴雨天气事件频繁发生。长江流域是我国弱筋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灌浆期的连阴雨天气是该地区多发的不利天气事件之一。连阴雨造成的弱光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定量预测弱光对作物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是准确评估连阴雨天气事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基础。本研究以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5号,宁麦9号和扬麦13号为试验材料,于2008年
本文以晋麦47和豫麦18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利用构建完成的SSR标记遗传图谱,在盐胁迫和非胁迫处理下,利用QTL IciMapping3.3软件对小麦苗期耐盐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及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