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R&D投资的国际化趋向与东道国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研发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世界技术创新主体的跨国公司,其对外投资的重点,也越来越多地由传统的贸易、生产等领域向研究与开发等知识领域延伸.在海外设立R&D机构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新热点.跨国公司在海外的R&D投资,不仅可以直接利用东道国的研发资源,提高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益;同时,也会对东道国的经济技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外溢效应.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R&D引资政策,意在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的R&D投资,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但是,我们也看到,跨国公司的对外R&D投资并不是以东道国的引资政策或引资意图为首要前提的.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战略与东道国吸引海外R&D投资的战略意图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求得更多的平衡点,即在合意性与一致性上找到更多互动的共同点,以形成"双赢"以至"多赢"的发展局面,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的内在动因与外部因素问题,组织模式与投资方式问题,以及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宏观区位选择与微观区位选择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东道国产生的影响与外溢效应;系统分析了东道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主要的政策架构,其中包括产业技术政策、竞争性的鼓励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与探讨了跨国公司R&D投资与东道国相关政策的关系问题.进而就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战略与我国的现行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民营银行既是金融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同时,民营银行的开放具有高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对一国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首先对民营银行及其发展的理论内涵作了界
豆粕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的农副产品。豆粕产业链包括了上游的大豆产业、中游的豆粕产业和下游以生猪产业为代表的豆粕应用产业等。产业金融化是指金融资本介入到实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它是海洋经济发展“质”方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等几部分.央行在实际货币政策操作过程
该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在中国企业价值评估中EVA方法的应用上,对现实中价值评估的复杂情况,在文中建立了EVA评估框架.该框架跳出了由经济利润的理论推导无法运用到具体企业价值
资本运营普遍被认为是企业进行外部扩张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扩大规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和资本增值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同时,资本运营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