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证型EM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确运用干预措施改善EM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提供依据以及为今后制定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EM患者中医疗效功能性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妇科住院部及门诊97名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EM患者,采用EM专用量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EHP-5)和患者信息表进行问卷调查。EHP-5评分方法为采用自我评分法,每个条目的分值范围是0(最佳的生活状态)-100(最坏的生活状态),分值越高,说明病人此方面的状况越差。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组,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湿热瘀阻四组。将资料录入SPSS11.0建立数据库,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总评分为(76.92±13.05),其中核心量表总评分为(77.62±11.07),标准问卷总评分为(76.33±14.47)。其生存质量受损程度按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与子女关系、对工作影响、自我印象、对性生活影响、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治疗感受、对妊娠看法、对医疗行业看法。其中对妊娠看法及对医疗行业看法这两方面的得分最高,分别为86.51±6.68及87.47±7.10。说明97例EM患者在对妊娠看法及对医疗行业看法这两方面的状况最差。2、EM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存在着某些规律,在四种证型中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湿热瘀阻型、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其中肾虚血瘀型得分最高为(79.59±11.96),提示肾虚血瘀型EM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最差。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劳动强度、运动、对本病知晓程度、支付方式。不同证型的影响因素各不同,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知晓程度、支付方式被列入回归方程。[结论]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下降,各项目中对医疗行业看法生存质量状况最差,其次为对妊娠看法、治疗感受。2、中医证型与患者生存质量存在一定关系,肾虚血瘀证生存质量最低,其次为气滞血瘀证。不同证型的生存质量受损有不同的侧重面,根据证候与患者生存质量受损方面的特定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护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EM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程度、支付方式是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EM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帮助。4、不同证型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不同,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