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前半叶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非裔美国文学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艾丽斯沃克是非裔美国文学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其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一经问世便深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紫色》1983年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
《紫色》全书由91封信组成,主人公西丽写给上帝的信、写给妹妹内蒂的信、内蒂写给西丽的信、莎格给西丽的信。西丽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生活。故事背景是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主人公西丽在小说前半部分生活很苦,十四岁被继父强奸,后来被嫁给一个她连名字都不愿叫的恶心的男人。但她经历了种种痛苦,努力挣扎着生存。后半部分作者有意改变了她的命运,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使她经过忍受痛苦后有了一个较好的结局。
艾丽斯·沃克借助多种叙事手法,揭露了多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以叙事学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紫色》的叙事技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探讨这部黑人女性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意蕴。
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创作及小说《紫色》的主要概况,以及小说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从书信体的叙事技巧,黑人女性视角以及独特的女性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讨论小说的叙事意义。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西丽的自我认知过程。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小说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概括总结全文,分析小说叙事策略的意义。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揭示了黑人女性生命个体主体精神的复归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