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紫色》写作风格中的蕴意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前半叶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非裔美国文学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艾丽斯沃克是非裔美国文学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其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一经问世便深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紫色》1983年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   《紫色》全书由91封信组成,主人公西丽写给上帝的信、写给妹妹内蒂的信、内蒂写给西丽的信、莎格给西丽的信。西丽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生活。故事背景是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主人公西丽在小说前半部分生活很苦,十四岁被继父强奸,后来被嫁给一个她连名字都不愿叫的恶心的男人。但她经历了种种痛苦,努力挣扎着生存。后半部分作者有意改变了她的命运,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使她经过忍受痛苦后有了一个较好的结局。   艾丽斯·沃克借助多种叙事手法,揭露了多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以叙事学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紫色》的叙事技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探讨这部黑人女性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意蕴。   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创作及小说《紫色》的主要概况,以及小说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从书信体的叙事技巧,黑人女性视角以及独特的女性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讨论小说的叙事意义。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西丽的自我认知过程。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小说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概括总结全文,分析小说叙事策略的意义。作者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揭示了黑人女性生命个体主体精神的复归与建构。
其他文献
托马斯·品钦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对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他独特的小说创作手法闻名于世,他将物理学的熵学理论引用到小说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1970)建立了她崭新的身份。自从莫里森发表《秀拉》以来,她得到了众多批评家和读者的关注。凭借独特
约翰·邓恩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以其爱情诗而著称,其爱情诗思想深刻。在一些诗歌中,他向往崇高美好的爱情,而在有些诗歌中邓恩则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怀疑态度;诗人对女
杜鲁门·卡波特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是属于南方哥特传统的作家。卡波特的《冷血》作为一部新题材的小说,也是属于这一传统的。这部作品描写了现实的暴力,
自然语言的歧义问题,本质上是意义与形式之间的矛盾问题,同一形式与不同的意义相联系,就必然会产生歧义。在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史上,歧义问题总是成为某个新的语言学派崛起时向
针对外腔谱组束和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组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体光栅极窄的波长选择性和角度选择性,提出了两种多阵元光纤激光组束方案。为克服外腔谱组束中阵元数目受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