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行权是著作权法赋予权利人的一项重要财产权,是指以出售或其他转移所有权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有形复制件的权利。发行权产生于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出版时代,那时作品的传播几乎都要通过附着于有形载体之上进行,而发行权作为控制向公众提供作品有形复制件的主要权利,就逐渐成为了统摄这些依赖于有形载体的作品传播方式的主要权利,并成为其他版权专有权利实现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作品的网络传播行为越发多见,互联网发行等概念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有效的规制新兴的作品网络传播行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成为了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由于传统著作权权利中没有能直接规制网络传播行为的权利,所以发行权作为作者在传统出版时代控制作品传播的主要权利就被寄予了厚望。因此,发行权能否控制作品网络传播行为的问题就成为了现代发行权制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际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发行权立法规定十分简略,相关司法解释又导致“发行行为”的认定模糊不清,客观上就为我国发行权适用到网络环境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我国立法又选择了新增“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方式来规制作品网络传播行为,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网络环境下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冲突。龙源期刊网案的出现就是这一冲突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出了我国发行权制度的不足。由此,笔者尝试从发行权的基本理论出发,梳理发行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结合相关的国际条约和主要国家立法,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发行权适用问题以及发行权权利用尽原则的重点分析,最终提出完善我国发行权制度的立法建议,以期能对前述问题的解决和我国发行权制度以及网络传播权相关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发行权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发行权的历史沿革出发,介绍了发行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原因;然后通过与相关权利的对比明确了发行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发行权的构成要件,最后总结出发行权的本质。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发行权在网络环境中的适用问题。首先从龙源期刊网案引出了我国发行权在网络环境下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冲突问题,然后结合国际条约和主要国家的立法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我国现行的发行权法律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发行权的限制,即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首先明确了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的概念和产生原因,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具体立法。然后重点探讨了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在网络环境中适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发行权制度的立法建议。首先,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对我国现行的发行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发行权法律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石油安全生产的相关问题是我国石油生产企业必须面对以及应及时解决的重点事项之一。因此,及时发现石油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分析如何提升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开始不断追求精神品质上的享受,旅游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旅游业作为绿色无烟产业迅速成长起来,现俨然已成为助推经济
黑龙江省是北方民族的发源地,位于祖国的边疆。根据统计,黑龙江共有48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民族中,朝鲜族是一个地域特色突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Portraits of the Emperors—AChinese Scroll Painting)在二十世纪初公诸于世,1931年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此后即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美国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对策”,文章共分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语。绪论首先介绍近几年美国“汉语热”的背景,其次综述了历年来国内外语
核转录因子NF-κB家族基因控制着无脊椎动物多条重要的免疫信号通路,产生免疫效应因子来抵抗外界的病原刺激。本论文以中国明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克隆、real-time reverse
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12种抗氧化剂和紫外稳定剂(Irganox1076,Irganox1035, Irganox1010, Irganox1330, Cyanox2246, BHT, BHA,Chimassorb81, Irgafos168, DBP, Tinuvin326和Tinu
<正>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构建调解工作大格局。这是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展,上海市逐步深入推进的一项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然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互融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
本论文采用复调思维去分析《格林童话》中女巫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想象和教化意义,在对女巫形象进行批评剖析的基础上,探讨童话所蕴含的与儿童生存方式相契合的深层意涵。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