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四神九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IL-2、IL-4、 IL-8、EGF、TGF-β1含量的影响,探讨四神丸治疗UC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只Wistar系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SASP组(即柳氮磺胺吡啶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2,4,6—三硝基本磺酸/乙醇法(100mg/kgTNBS+无水乙醉0.25ml)造模,制作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2.6g/kg、6.3g/kg、3.15g/kg灌胃,SASP组以0.525g/kg的SASP混悬液灌胃,模型组与空白组分别给与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8天。观察大鼠的一般形态;进行黏膜损伤指数(CMD1)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分析四神丸对以卜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理。结果:大鼠一般状态:空白组大鼠状态明显优于模型组大鼠,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用药18天后能明显改善大鼠的各项体征,其中以四神丸高剂量组、SASP组疗效最为显著。CMDI评分:经治疗后,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除四神丸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升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降低趋势;四神丸高、中剂量组与SASP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指标结果:①模型组与各治疗组较空白组血清中IL-2、IL-4含量降低明显(P<0.01);除四神丸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L-2、IL-4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模型组、四神丸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IL-8含量升高明显(P<0.01);高剂量组与SASP较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1),则说明高剂量组与SASP组疗效接近于空白组;除四神丸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比较IL-8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模型组与各治疗组较空白组血清中EGF、 TGF-β1含量降低明显(P<0.01),除四神丸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EGF、TGF-β1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镜下观察:空白组大鼠结肠组织表面平滑,结构清晰,未见有充面水肿现象。模型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严重者有溃疡、坏死等现象。四神丸各治疗组充血、水肿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四神丸高剂量组、SASP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四神丸能够提高大鼠血清中,IL-2、IL-4、EGF、TGF-β1水平,降低IL-8水平,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郁肠黏膜炎症、抑制结肠黏膜损伤,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