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经济学的环境侵权行为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降,西方法制史上确立了“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大原则,其基本精神是“私法自治”。其理论根据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最有效的增加财富的方法是规定一个法律结构,使人能自由地在他们的经济活动中追求改善其经济条件的利益。这种私利推动个人倾向于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从而引导他们在市场上通过自愿的协作以满足他人的需要。“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任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①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与强大的理论支持下,各国普遍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了经济效率,提升了生产总量与国民实力。然而,人类在创造高度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比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愈来愈凸显出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内容的环境侵权既是这诸多问题的原因又是其表现。在法律经济学的视野下,外部性是环境侵权的核心概念,对环境侵权的研究解释就是法律规制如何让个人把负的外部性内在化,即激励个人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最小化。纵观各国对环境侵权的立法规制,基本上都采取了责任规则或不可让渡性而非财产规则,即首先进行法授权利(Entitlement)的确定,然后按社会客观估价进行补偿。或者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直接适用不可让渡性规则,即禁止权利的交易与补偿,实行严格的国家干预。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理性人、最大化、均衡、效率等概念把由环境污染进而阐发的环境侵权看成是一个交易的市场,对环境侵权展开经济学分析。全文共三万四千余字,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导论部分、环境侵权概念分析及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环境侵权中的事故成本及权利配置、对环境侵权行为的救济及结论。以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作为切入点,深究环境侵权行为的成因,进行环境侵权行为概念的界定。环境侵权就是由于单个生产者沿着私人成本曲线组织生产,使得私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造成了生产的外部性,外部性在没有约束机制下得不到内化,因而产生环境侵权;以资源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进行产权有效率的配置,现代市场交易是权利束的交易,正是因为在这个权利束交易的市场中交易成本太大而无法达成双方合意,因此,权利的初始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环境侵权市场交易中,倾斜性的权利配置是必要的;进而分析环境侵权的事故成本及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事故成本是环境侵权中侵权人进行是否侵权权衡的基本因素,也是被害人进行诉讼索赔的基本参数,它包括两部分,预防事故发生的成本和在事故发生后进行救济的成本;有效率的归责原则能有效的激励侵权人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激励被害人进行恰当的选择,以减少社会总成本,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文章最后以社会总成本最低为命题探讨对环境侵权进行救济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三大诉讼法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遇到了证人作证难的重大问题,证人不作证、不出庭作证已是当前司法面对的主要困境之一,并成为困扰司法改革的瓶颈。面对这一难题,各路学者专家从证
在诸多流派中,元朱文作为华丽工整一路的印风,越发受到篆刻家和爱好者的青睐。元朱文雅俗共赏,与当下盛世年华的时风相吻合,也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气息脉络相通。刘葆国先生是一位篆刻元朱文印的高手。刘葆国元朱文印《月出惊山鸟》《焚香听雨》  在少年时代,早慧的他开始了兴趣爱好型的篆刻研习,自秦汉入手,心摹手追,遍临汪关、邓石如、赵叔孺、王福厂、吴朴堂、陈巨来数家。及至80年代,他先是得到高式熊先生的指授,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