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初中生心理韧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为降低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693名初中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654份,调查了初中生心理韧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现状,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初中生心理韧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较好,学习倦怠总体水平较低,但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17.4%(114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2)男女生在心理韧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差异显著,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学习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初中生在心理韧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初一年级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初三两个年级;初一年级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三年级,即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初三年级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初二年级高于初一年级,即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3)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4)心理韧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心理韧性实现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自身的能力较有信心,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能够灵活调动自身或外部资源灵活处理压力,因而心理韧性水平得到提高,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克服困难、完成学业任务,因此学习倦怠的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