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在明显下降,而区域间的不平等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终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及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有助于加深我们关于我国区域间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理解与相关政策的评价。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理论方法、向量自回归方法和过程追踪法,考察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首先,基于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以及城乡居民泰尔指数三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历史轨迹和现状;其次,从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综合分析陕西省居民消费需求的状况及其不足的成因;第三,从城乡收入差距指数,持久收入差距指数和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示范效应指数三个维度考察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综合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这主要是由陕西省城乡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所造成的;(2)陕西省居民总消费量增速逐渐放缓,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在不断扩大。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而农村居民消费尚集中于食品类、居住类等基本生活消费层面;(3)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地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主要归因于不断加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断层”现象,最终制约了居民消费总量的增加;(4)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适度的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能够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良性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制定与评价陕西省城乡不平等政策,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