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用到英语口语表达,而口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英语能力重要标志。英语教材对话部分是提供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主要素材,尤其在当前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背景下,教材对话部分内容是有不同呈现,因此对于不同版本教材对话部分的研究会对教材选择及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有一些帮助。据《英孚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2019)显示,上海地区英语熟练度多年位居第一,本研究对上海地区所使用教材牛津英语(上海版)和全国普遍使用教材人教版Go for it!中的对话部分进行比较,通过三个维度的分析找出两套教材对话部分的特征与异同点,并确定这三个维度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关系,为教师使用教材和教材对话部分编写提供建议以达到更好培养学生高英语熟练度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目的。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程晓堂教材内部评价理论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入手,对两部教材中对话的思想性方面、对话的文本内容和对话活动的编排方面对比。进而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每个项目出现频次、占比进行数据统计并通过柱状图和表格呈现,数据显示:人教版对话数量超出牛津英语上海版40%,而对话活动任务数量仅超出13%,牛津英语上海版对话篇幅普遍长于人教版,对话形式多数为多问多答,话题和功能丰富,具有较强真实性和地道性。以上数据表明教材中对话部分数量并不是决定口语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更要注重话题功能性、思想性等内容。研究发现:教材中对话部分三方面在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初中英语教材应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信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对生活方式的介绍可以与文学艺术的形式相结合,从而使得对话的思想性更深刻。把握好教材中对话思想性内容有利于学生有话可说;其次,初中英语教材对话中涉及的话题和功能分布均衡,两者能够合理融合,更接近于真实交际场景。重视教材对话功能和话题,能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准确对话。最后,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活动数量要多且内容丰富,活动任务设置更灵活;各个技能的展示排版清晰训练目标明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对话活动任务设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优质的活动任务可以让学生高效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力。本研究亦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教材编写者在对话思想性方面应更注重国际视野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对话活动任务设置更灵活,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发散空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了解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根据教学情况删减或者调整对话部分内容;教师在对话活动任务中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深挖潜在的对话活动任务,通过该任务将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