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系统及其价值的认识,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实然过程的反思以及对应然状态的探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亟需生成并增强的课程意识包括:课程目标与质量保障意识、多元课程主体及其合作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实践意识、发展性课程评价意识。调查表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尚处于一种觉醒状态,意识水平较低。表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认识模糊,对自身主体权利不明确,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比较狭隘,对课程评价的作用、课程评价的主体仍然含糊不清;在课程实践方面缺乏课程知识的理性指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追本溯源,通过SPSS方差检验与因素分析方法发现,性别、教龄、挂职(时间)对教师课程意识影响比较显著,而师资来源、职称、培训次数对课程意识的影响不明显;所在学校类型与中职教师的实践课程意识相关,而对其他课程意识影响不明显。中职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增强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来看,师范教育阶段是中职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最佳时期;入职后,中职教师可以通过感知他人课程意识,强化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在理念上主动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课程意识,通过价值反思与行动反思强化课程意识,通过进修与培训提升课程意识。此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也离不开学校在氛围、制度、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家长、社会的鼓励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