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媒介。语言产生于社会生活,它一旦形成就在传承中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尤其表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当社会生活出现急剧变化时,词语往往能极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体现出语言的适应性与生命力。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网络作为新的媒体,也对人们的语言生活产生了影响。成批涌现的网络语言突破语音、词汇、语法的规约,以全新的形态畅行于网络,其表现方法之新奇、发展之迅速、来势之猛烈是空前的。网络语言的发展十分复杂,而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为青少年,他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没有免疫力。当学生将网络语言带入学习生活,这势必又影响到语文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担心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对传统的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语言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应从学好规范的汉语入手,对网络语言不能滥用。因此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这一重任。本文试从多种角度来解读网络语言,并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研究,再以调查的结果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参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迷恋网络,是网络语言的拥护者,对正规的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反思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一直没有走出普通中学教学的影子,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也是造成语文课堂学生“流失”的一个原因。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从课程理念、校本教材、教学方法、审美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力图在新的角度和高度上超越原有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对学生言语习惯存在的潜在或显性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更好的学习语文,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由四大部分理论体系构成:"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具体化为"三维教学目标论",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以四大教学规律为内涵
基于需求不确定和纵向约束的链与链竞争环境,识别固定加价合同选择的绩效改进条件和博弈均衡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价格竞争、零售商预测
20世纪末期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和不同金融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使得金融传染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金融传染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致使金融危机传染渠道的确定成为金融传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呢?本文通过对宁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经验,认
本文从“职业素质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甄选聘用人才的重要标准”的基本观点出发,首先通过分析职业素质的内涵、中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现实缺失、中职语文教学在职业素质
变式是问题解决的有效铺垫,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径,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变式还可帮助学生转变学法,跳出题海。要让学生自主变式成为解题教学中变式的现代发展方向。学生自主变式
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它已经成为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新兴学科。其中心内容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抗否认性。目前,最实际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对
本文研究的核心对象——中国古代雕塑,是指我国古代遗存下来,凝聚着历史文化思想、艺术审美理想、宗教哲学思想以及展现时代风尚和社会风貌的雕塑艺术作品。传统对中国古代雕塑
翁方纲"肌理说"是清前中期的重要诗学流派,在清代诗坛影响巨大,目前学界对这一流派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肌理说"的诗学精神是在对唐宋诗的批判继承中建构起来的,这一流派的存
任何一种命名,都可照亮意义,但同时也可遮蔽意义。现代文学史上,很多评论家更喜欢将萧红定位于抗日爱国女作家。这固然看到了萧红精神实质的某些方面,但是这一界定的依据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