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残疾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当前残疾人受到社会排斥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就业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力度较弱等社会融入问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使残疾人平等地融入社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调查研究了青白江区残疾人社会融入有关问题。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该区残疾人的社会融入现状、社会融入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收集该区残疾人社会融入相关资料,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出残疾人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残疾人社会融入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其在经济、社会生活、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社会融入问题。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重构残疾人社会融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现该区残疾人整体社会融入度水平不高,呈现“半融入化”现象。同时,其心理融入度最低,需警惕社会融入“短板效应”;经济融入度较高而思想文化融入度较低,呈现文化融入先于经济融入的“文化堕距”现象。为了进一步探析影响该区残疾人社会融入的因素,本文构建了6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指标权重和多元回归系数大小,确定了影响残疾人社会融入各维度以及总社会融入度的因素。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归纳总结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据此通过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分别从正式和非正式支持两个角度为该区残疾人提供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支持和帮扶,以解决该区残疾人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其社会融入度水平。本研究在残疾人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起到工具性作用,不仅对分析我国弱势群体有重要参考意义,而且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增多、绿地减少、大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土地硬化和沙化等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那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运用谜语、故事组织教学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都市的不断崛起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而近年来,由于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网民总数超过4.5亿。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吸收整合了传统媒体、通信、娱乐、商务、金融等各种社会功能,形成了巨大的网络社会。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