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中学生交往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二中为个案,以初二年级的藏族、回族和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族群学生在游戏中的交往、放学回家路上的交往、学生交往的测量、校外组织中的交往以及学生交往中人际纠纷的研究,全方位展现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族群学生之间的交往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种交往现状的原因,从而反映民汉合校这一类学校中不同族群学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优化多元文化中不同族群学生交往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研究对象分别来源于三个不同的族群,既有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熏陶,又共处在同一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这一大背景下。因此,本研究从人类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专题研究法、小组讨论法和个案法等多种方法,力求准确、深刻地揭示在多元文化中不同族群学生的交往行为。 研究主要发现: 1.在本地区民汉合校的学校中,不同族群学生间的交往既有和谐、融洽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 2.在矛盾、冲突的交往中,回族学生受到更多的冲击。 3.不同族群学生间的交往,不仅受宏观区域亚文化的影响;在微观上,课程内容和教师的个人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族群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的交往行为。
其他文献
为增强人们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深入认识,文章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本体进行了研究,总体上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中学文学教育的概念内涵、它在中学语文
由于电信、广电和出版三大产业在所提供的具体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使用的技术、市场领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存在明显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1990年代之前,它们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大量科技英语新词的产生,在此过程中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隐喻在科技英语新词各种构词类型中的表
本文对两步法纹理映射技术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多面体表面的局部纹理映射。本文的方法具有纹理图案变形小和贴图位置易于控制的优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性目标。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教学模式作为深化探究教学理
目的评价依普利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纳入标准,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最近一期出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INAHL,OV
用三甲醇丙烷、季戊四醇分别与碳五至碳九的直链一元羧酸在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合成润滑油类羧酸酯 ,并与常规合成进行了对照 .结果表明 :在微波辐射下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