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作为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之一,其传递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众多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尝试从各种宏微观视角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度挖掘,希望能够获得较有意义的发现,进一步指导经济发展。一国经济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决定其产业供给结构,而产业供给及其结构会进一步支撑一国国民收入,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研究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尽管,我国自1978年就已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却相当滞后,直到2005年7月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主,参考“一揽子”主要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汇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升值通道,8年多里累计升值超过30%,经历了较为显著的起伏。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动,尤其是汇制改革后的升值趋势给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它又会通过何种传导路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呢?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本文展开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论题研究,进而探讨我国经济主体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提高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分享国际产业分工价值的能力。本文共分6个章节,按照“相关基础理论阐述一汇率变动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导路径的一般性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现状和趋势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这一主线展开系统性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核心内容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导路径的一般性分析。本部分先是介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指出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通常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产业标准分类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又可以给予不同的量化指标,从而出现多个衡量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本文从宏微观两个层次度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度量一、二、三产业间的优化升级程度;二是按国际贸易分类法,度量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对后者的度量主要是由于一国出口产业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产业分工,是经济效益和竞争效率最高的领域。因此,这一层次的考察对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接着从理论上分析汇率如何通过影响一国物价、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这三条传导路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最后基于劳动力均衡增长模型,构建一个厂商利润最大化函数,进一步从逻辑上对三条传导路径加以验证,强化传导机制的逻辑基础。二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本文基于我国相关经验数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VCEM),并分三个层次具体展开实证分析,这也是本文主要创新所在。首先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其次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最后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导路径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都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对其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基本相符。从长期来看,物价水平的上升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2005年汇制改革后,随着人民币升值,物价上升对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呈现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所导致的。美国政府为拯救因次贷危机而深陷泥潭的国内经济,连续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的超发倒逼其他国家效仿,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我国经济增长长期靠出口拉动,其中加工制造业贸易比重最大,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进而抑制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然而,随着我国进口产业结构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进口产业结构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关注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要重视进口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