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经颅多普勒预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标准,提高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准确率,并分析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更好的预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院接受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46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TCD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预测准确率最高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FV)。用罗杰斯回归分析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MCA-FV=160cm/s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准确率最高,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42.4%。改良Fisher分级(OR=3.271,P=0.015)和MCA-FV≥160cm/s(OR=10.246,P=0.044)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统计学相关性,而年龄(P=0.843),性别(P=0.608),Hunt-Hess分级(P=0.201),WFNS分级(P=0.214)和Fisher分级(P=0.202)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没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TCD以MCA-FV=160cm/s为标准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准确率最高。MCA-FV≥160cm/s和改良Fisher分级都是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MCA-FV≥160cm/s的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MCA-FV<160cm/s的患者。改良Fisher分级越高,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也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2μm激光剜除术,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
目的:探讨宣肺调肠方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体重200g±20g。标准条件喂养三日,按随机法分为六组:脓毒症模型组(LPS组)、宣肺调肠方
目的观察婴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及对于早期以更昔洛韦为主综合治疗后患儿的听力情况的随访。方法研究对象: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我科
第一部分Lamina-hole PECD的入路设计与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检验Lamma-hole PECD术后手术节段椎弓根的强度和抵抗暴力能力的变化,明确其安全性和可行性,为该手术方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