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牛瘤胃中分离高产纤维素酶细菌,经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初筛、摇瓶培养、固态发酵复筛、得到一株芽孢杆菌X4,该菌不仅可降解纤维素,且自身具固氮能力。最适生长PH为7左右,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发酵过程中与其他菌株能很好共生。同时从牛瘤胃中分离、筛选得酵母Y2,实验证明该菌株与其他发酵菌株具良好配伍性,能利用混菌发酵产生的还原糖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生物量。 利用氨法和白腐真菌L:对玉米秸秆进行前期处理,依据多种微生物共生及代谢的特性,采用多菌种混合共发酵方式,将康宁木霉和选育出的高活性黑曲霉S",瘤胃细菌X4,酵母Y:,接种于前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上共发酵,利用正交试验,得出:在发酵温度30℃,PH5.0发酵9天后,粗蛋白含量达24.61%,纤维素降解率为48.37%。 对酵母Y: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进行探索:采用对数生长前期(约24h)的菌体细胞,用1.5%蜗牛酶,0.1%p—巯基乙醇,处理6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5%,用0.6ml/l蔗糖做渗透稳定剂,原生质体再生效果最佳,再生率为6.32%。 采用He-Ne激光诱变酵母Y:原生质体,获得一株是出发菌株产生物量1.31倍的酵母Y:。经酯酶同工酶谱分析,其酶带条纹数,迁移率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利用Y:和混菌共发酵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粗蛋白可提高到28.10%,此时纤维素降解率为5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力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今天,更多的专科学生选择专升本完成本科层次教育。由于专科学生来源广泛、英语基础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英语又是专升本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也是弱势学科。针对这一特点,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式教学,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以产生教学共振,使学生建立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发挥潜能、提高应用能力的平台,使这个特殊群体尽快适应大
摘 要: 随着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中职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识读教学法及其教与学的模型,结合江苏省新版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4 What’s in Fashion?为实例,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多元识读教学法 应用
摘 要: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时常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原因、政策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为求职做充分准备,寻求适合自身的最优求职途径。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对部分岗位英、日语专业毕业学生面对面访谈的形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学生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融入课堂学习之中,自觉地把一般性的听、说、读、写升华为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变苦为乐,化紧张为轻松,从而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注意对美育的渗透呢?  一、教师的教态美  英语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本实验室前期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比较了紫云英接种根与不接种根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建立了紫云英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分离获得编码CCPs同源多肽的11个基因
太赫兹频段既有适合保密性通信的大气衰减频段,又有适合较远距离通信的大气窗口频段。其中,140GHz附近是频率相对较低的一个大气窗口,适合进行过渡阶段的研究。目前,太赫兹领域的
该文设计了切割蜜瓜成熟果实ACC氧化酶mRNA的GUC、GUC、GUC的三重锤头型核酶(HhRz)和阻断转录的反义RNA(AR)基因,委托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合成,通过测序证明序列为正确.HhRz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