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抓是针对于抓举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高抓与抓举动作技术接近,保加利亚学者研究结果显示高抓与抓举的相关系数为0.874,而我国学者万德光研究结果显示高抓与抓举的相关系数为0.965。 现有教材和文献均没有对高抓进行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本研究应用三维常速摄像技术获得运动员成功高抓和成功抓举技术动作影像,通过SIMI三维运动解析系统解析并计算出高抓和抓举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参数;从杠铃受力、运动员相对于杠铃的输出功率、杠铃的能量变化、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变化等方面,研究高抓的技术动作特点,分析高抓训练对抓举技术的影响。结论:1.高抓(膝下高抓和膝上高抓)训练有助于发展运动员上肢上拉力量。从力量分配的角度看:以杠铃最大速度为参照,在从杠铃获得最大加速度时刻到杠铃获得最大速度这一时段,膝下高抓使用的上肢提拉力量要大于膝上高抓;从杠铃获得最大速度到杠铃达到最大高度这一时段,膝上高抓使用的上肢提拉力量要大于膝下高抓。以人体重心高度为参照,人体重心达到最大高度前,膝下高抓使用的上肢提拉力量要大于膝上高抓;人体重心达到最大高度后,膝上高抓使用的上肢提拉力量要大于膝下高抓。2.高抓(膝下高抓和膝上高抓)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对高度的动作认知。3.高抓(膝下高抓和膝上高抓)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肌肉收缩速度和肌肉快速收缩能力。4.高抓(膝下高抓和膝上高抓)和抓举过程中人体重心和杠铃重心的位置交换具有相同的特点:杠铃重心达到最大速度即超过人体重心继续上行,同时人体重心开始下降。5.高抓(膝下高抓和膝上高抓)和抓举技术过程相近,但是在技术动作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