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山东名门望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古转折的重要时期,开创唐宋变革的局面。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变化,也是最根本的地方莫过于士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解体,因此,对士族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往对门阀士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唐代门阀士族的研究,特别是对门阀士族与科举制关系、山东士族与科举制关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唐代山东士族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唐代科举大潮下的发展历程和变化。通过对唐代山东士族在科举入仕方面的研究发现,唐代山东士族并非一味的衰落和腐朽陈旧,反而尚拥有相当大的势力,并通过科举一度复兴,在唐代历史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正文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绪论部分以研究现状的方式对唐代士族及山东士族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概述。唐代山东士族的变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举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科举制的发展对唐代山东土族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士族与山东士族在唐之前的历史状况,同时简要介绍了“山东”的历史演变,以及“名门望族”一词的由来。在此部分中对唐之前的山东士族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简要的研究、考察,对其在唐初的社会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三部分对唐代山东名门望族和科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文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展开。首先,唐代前期山东名门望族虽然保留了部分实力以及较高的门第郡望,但是在政治上的处境并不如意,受到李唐王朝的打压与排挤。其次,山东士族入仕方面有多种选择余地,但其作用都不甚乐观,科举制在唐朝初期对山东名门望族的影响还十分有限。第三方面,唐中后期大量出身于山东民门望族的重要政治人物走上历史舞台,山东名门望族一度崛起。山东名门望族的复兴主要依靠科举制,并以此造就了众多的宰相和状元,科举制成为山东名门望族入仕的重要途径。山东名门望族的崛起不仅仅来自科举制提供的契机,其本身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修养以及良好的家风、家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一部分为山东名门望族在科举制影响下的转变。唐后期山东名门望族的发展变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衰落、消亡,而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庶族地主的合流,士族开始与官爵脱钩,形成了新型的地主阶级阶层。
其他文献
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历来重视党的建设。正
文章初步厘清了微课程的概念;从时间长短、学习方式、材料格式以及应用领域四个角度,指出微课程与微视频、微学习、微型课程等的区别与联系;归纳了中小学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和
<正>电视社教节目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多数体裁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施展本领,多种叙事手法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魅力。近几年,电视荧屏上时代意义鲜明、立意深刻、艺术精湛、
大多数榕小蜂的雄蜂终生都在密闭的榕果中生活,榕果间果内空腔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限制对小蜂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榕果的大小会影响果内榕小蜂雄蜂的打斗行为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
如果说电的“+”与“-”是20世纪的通行证,那么信息处理的“1”和“0”则是21世纪文明世界的“绿卡”。美国学者尼葛洛庞蒂说“:数字化时代到来了,数字化是迈向成长的通行证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思想革命、制度革命。这一改革包括农村民主改革、牧区民主改革
报纸
介绍了新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仪软件的设计开发,分别从系统原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主要程序流程设计、实时信号采集处理等几个方面来描述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实现了高
考虑到在协同过滤算法中邻居集合的有效性是影响推荐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该方法利用贝叶斯理论分析用户对项目特征值的喜好度。在计算相似
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孟玮介绍了经济运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