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压缩空气制动循环试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汽车工业而言,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代用燃料以及新能源动力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此外,在城市工况中车辆频繁制动、启停,通过不可逆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面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双级储能技术方案。后通过计算与试验结合的手段对双级储能特有的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压缩空气制动循环过程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压缩制动循环的热力学研究。基于变质量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缩制动循环数学模型,并选取了平均指示压力、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能量转化率和可用能转化率四个指标来评价压缩制动循环的制动效果和能量回收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级储能而言,储气罐压力的增加会大幅降低压缩循环的能量回收效果。双级储能压缩制动循环可以通过提供可变压力的缸内进气大幅提升循环的辅助制动和能量回收两方面的性能;2.完成了可变缸内进气压力的压缩空气制动模拟试验台搭建。试验台可实现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的压缩制动循环模拟试验,试验过程中首先针对不同工况以能量转化率COP最大化为首要优化目标完成充气门开启时刻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充气门开启时刻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缸内进气压力的增加以及储气罐压力的降低而提前。3.通过试验研究缸内进气压力、储气罐压力以及发动机转速对压缩制动性能的影响。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试验考察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发动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受缸内进气压力和储气罐压力的影响规律呈线性;储气罐压力与缸内进气压力比值是影响COP的重要因素,且COP随该比值的增加而降低;结合COP随储气罐压力与缸内进气压力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当储气罐压力高于15bar,缸内进气压力高于7bar时,可视储气罐压力和缸内进气压力之比是影响可用能转化率ξ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近50年来,世界科技飞速发展,航空航天、低温超导、低温医疗、低温物理等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小型低温制冷机在这些领域大规模应用。而斯特林制冷机是小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中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机种。斯特林制冷机又分为电控式和气动式结构,前者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获得很好的相位,但是结构更复杂;后者结构虽简单紧凑,但难以获得好的相位(制冷机中质量流和压力波的相位差)。本文针对气动型斯特林制冷机的研究难
期刊
期刊
本文针对梨果实在采摘、储运、货架期等环节中所受机械胁迫引起的损伤以及压榨、切片等深加工工艺及相关设备参数的设计、选择等问题,以河套地区盛产的苹果梨和早酥梨为材料,
期刊
各种电子控制技术及各种车型的出现,使得现代车辆的冷却系统水系部件越来越多、支路越来越多、管路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系统出现压力不平衡现象。此时冷却系统容易出现流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