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教育总是与幼儿的生活并行的。在教育史上,中西方许多学者都曾经对幼儿生活教育理论做出过阐述。20世纪初,当胡塞儿提出“生活世界”概念后,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更加关注怎样从生活中挖掘幼儿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进而启迪其智慧、发展其能力、培养其个性、陶冶其情操,使面向幼儿生活世界进行教学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幼儿教学的现状审视。通过实地观察与文献分析,本部分对我国幼儿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审视,认为当前幼儿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片面,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手段与方法保守,教学评价静态。幼儿教学中的这些行为违背了培养“完整的儿童”的幼儿教育的目标,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违背了幼儿的学习过程也是幼儿的成长过程的规律,不利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有效掌握。在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当前幼儿教学与幼儿生活世界相隔离的结论,具体体现在与幼儿天性隔离,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经验隔离,与自然、社会隔离等。 第二部分,面向幼儿生活世界教学的理论追寻。作者首先阐述了生活世界的内涵和特征、幼儿生活世界的内涵和特征,然后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的角度分析了面向幼儿生活世界教学的理论依据,认为幼儿教学应关注幼儿的生长历程,尊重幼儿的生命,焕发幼儿生命活力,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 第三部分,面向幼儿生活世界教学的实践探索。在此部分,本文提出了目标性、基础性、整合性、活动性、差异性等面向幼儿生活世界的教学原则,同时提出了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提供充足、直观的教学材料,创造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等教学策略,并对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专门性学习活动等三种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案例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