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个人投资者、企业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转换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我国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增加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规定。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迈向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一步,其中,在趋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准则规定公司应将投资性房地产单独进行列报,并与固定资产分别在报表附注中进行单独披露。同时,新准则增加了一种新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问题以及在实务中的应用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我国陆续有公司对其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计量模式,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占总公司数目比重仍然较低。随着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房价持续上扬,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交易市场发展还不够健全,获取公允的市场价格成本较高,再加上市场的波动性,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引起的利润波动性也较大,公司在选择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仍显得非常谨慎。然而,由于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及广泛应用变的十分必要。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资产负债项目的现时价值相较于历史成本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记录现时价格的公允价值解决了通货膨胀等会计的难题,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使得会计信息严重歪曲,公允价值计量的提出和运用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为更全面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其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存在的问题、可行性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在房地产行业中应用的未来趋势,本文首先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深入研究了公允价值的理论背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以及经济后果,并从整体上分析了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们房地产行业的应用的现状、对公司的影响以及转换模式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中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样本量限制,难以采用大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为对具体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剖析,本文采用了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本文以中航地产(000043)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研究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的财务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计量模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其次分析了公司在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延伸,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为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可能的贡献与不足。第二部分为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公允价值相关理论阐释。通过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特点、应用范围、计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对比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分析。第五部分:案例研究。本文选择了中航地产为研究案例,主要考虑到房地产公司的特殊性和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探索途径,并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方向的转换,中航地产首次在2009年开始转换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通过分析中航地产转换计量模式对公司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和研究基础。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