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底泥絮凝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底泥综合处理技术,疏浚上来的底泥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工程上常采用絮凝沉淀的方法。在疏浚底泥的絮凝脱水过程中,底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到后续余水的处理和脱水底泥的处理利用,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探讨疏浚底泥絮凝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规律,旨在为探索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实验室模拟疏浚底泥的脱水过程,研究絮凝剂、助凝剂、改良剂、底泥pH值、底泥有机质等因素对铬、砷、镉、锌四种重金属迁移的影响,并对脱水底泥中铬、砷、镉、锌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底泥絮凝脱水过程中,絮凝剂PAC对铬、镉、锌的迁移无明显影响,能促进砷向泥相中沉积;助凝剂PAM对铬的迁移无明显影响,能促进砷向水相中迁移,也能促进镉、锌向泥相中沉积;改良剂石灰对铬的迁移无明显影响,能大幅度促进镉、砷、锌向泥相中沉积。(2)底泥絮凝脱水过程中,底泥pH值升高有利于镉、锌在泥相中沉积,对铬、砷的迁移影响不大;底泥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铬、镉、锌在泥相中沉积,对砷的作用相反。(3)脱水后底泥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各不相同,铬以可氧化态、弱酸提取态、残渣态为主;镉以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残渣态为主;锌以弱酸提取态、残渣态、可还原态为主;砷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助凝剂PAM有促进底泥中铬、镉、锌释放的风险,其中铬较为突出。
其他文献
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食品营养学》课程的特点,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王群德老中医诊治阿尔茨海默病共分肾精亏虚;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瘀阻脑窍;痰浊蒙蔽等五型辨治。但无论哪一证型,不管有无肾虚症状,均应酌加滋补肾精之品,以求固其本。
四川藏区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且脱贫工作任务艰巨,传媒在其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以早日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传媒社会学发展学派认为贫困问题的核心是民众流动性格和人格现代化的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电气设备常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既破坏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功能,也容易危害到值班人员的人生安全。新时期电力科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传感技术的电气监
在我国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型之前,我国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纵向信息系统相互独立、相互屏蔽,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型在一定程度
扬中市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竹编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为实现符合扬中的非传统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示范。本文通过分析扬中市的竹编产业优势,列举"公司+农业"模式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17年,沈丘县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查处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更加严明。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党员干部
报纸
为满足超低温风洞项目要求,研制了以嵌段甲基硅橡胶QD-231为基料的6203耐超低温缩合型双组分硅橡胶粘合剂。该粘合剂对各种常用基材的粘接力,如铝合金、不锈钢、碳钢、玻璃钢
介绍了动车组用联轴节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现行检修规程。分析了运用修与高级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加强扭矩耐久试验以及现车装用点蚀联轴节状态跟踪,对联轴节检修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