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其主要相关细胞因子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0例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I组(美能+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观察II组(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各15例,以12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釆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AI)评分评定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疾病严重程度的变化;釆集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3周结束时以及对照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L-17A、IL-22、IL-23的表达水平。通过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评估美能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观察I组治疗3周有效率为66.67%,观察II组治疗3周有效率为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I、II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I组降幅较II组大。2.外周血Th17细胞占CD3+CD8-T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I、II组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占CD3+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观察I组治疗3周后外周血Th17细胞占CD3+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II组治疗3周外周血Th17细胞占CD3+CD8-T细胞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幅度较观察I组小。3.血清中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I组治疗3周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II组治疗后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幅度均较观察I组小。4. PASI评分与Th17细胞比例、IL-17A、IL-22、IL-2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观察I、II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A、IL-22、IL-23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5.PASI评分下降指数与Th17细胞、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下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观察I组Th17细胞、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与PASI评分下降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观察II组Th17细胞、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与PASI评分下降指数无相关性(P均>0.05)。6.副作用:在3周治疗观察时间内仅观察I组有1例发生低钾血症,经口服补钾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1.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IL-17A、IL-22、IL-23的表达水平与寻常型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评价寻常型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2.经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A、IL-22、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它们表达水平下降的程度与PASI评分下降指数呈正相关,提示影响外周血Th17、IL-17A、IL-22、IL-23的表达可能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