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药“榜嘎”、“榜那”是藏族习用药材,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藏区不同区域使用的榜嘎、榜那的基原、药用部位及临床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性差异”,质量标准也不完善,难以保证临床用药规范、安全有效和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同时也不利于药品市场监管。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对藏药材榜嘎、榜那的品种历史变迁、使用情况和资源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基原物种的药用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藏药榜嘎、榜那进行了本草考证,整理得出藏药榜嘎的主要基原为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 (Maxim) Stapf和船盔乌头A.naviculare Stapf;榜那的基原则涉及到铁棒锤A. pendulum Busch、伏毛铁棒锤A.flavum Hand.-Mazz.、工布鸟头A. kongboense Lauener等多种同属植物。其中榜嘎的功能主治古今记载基本一致,并有扩展。而榜那的功效主治、使用情况则较为复杂。榜嘎、榜那两者功能主治等差异较大,藏医将两者分别使用。(2)对藏药榜嘎、榜那基原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域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四省进行了资源调查,同时以四省区内的藏医医疗机构、藏药制药企业以及市场为对象进行了生产、使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实际使用的榜嘎基原主要为甘青乌头和船盔乌头,其中甘青乌头主要分布在四川(黑水县、红原县、金川、马尔康)、甘肃省(天祝县)、青海省(循化县、互助县、贵德县、贵南县、同德县、玛沁县、玉树州、囊谦县)、西藏(昌都地区)等,船盔乌头主要分布在西藏(墨竹工卡县、错那县、林周县、山南地区、工布江达、察隅、隆子县)等;榜那的主流商品主要来源于铁棒锤、工布乌头,但存在有基原混乱的情况,其中铁棒锤主要分布在甘肃天祝县、青海省(湟源县、贵德县、玛沁县、玉树县)、西藏(八宿县、索县)等,伏毛铁棒锤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夏河县、天祝县)、青海省(循化县、互助县、玛沁县、同德县、玛多县)、西藏(墨竹工卡县、巴青县、丁青县、察雅县、乃东县)等,工布乌头分布在西藏(工布江达县、林周县、当雄县)等。结合野外样方调查,掌握了主流基原品种的分布、资源蕴藏情况和临床及成药生产等的使用量等状况。(3)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和SPSS聚类分析对上述与榜嘎、榜那基原相关的5种同属植物进行了成分组成及其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青乌头、船盔乌头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作为榜嘎基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两者成分相似,但与工布乌头成分差异较大,提示同作为榜那基原差异较大,需进一步研究其药用机理,榜嘎、榜那样品成分组成差异较大,表明藏医将两者分开应用有其合理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其质量标准、规范其临床和生产用药以及对其药用合理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