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结构、知识素养、教育技术、心理素质等方面出现了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现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论述。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基于能力本位的继续教育教师选聘。本部分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继续教育教师的选聘进行论述,引入了企业在选聘人才中广泛使用的胜任力模型概念,对继续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论述。文章探讨了继续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含义和作用,对继续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为选聘优秀的继续教育教师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基于需求导向的课程设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处在中心位置,良好的课程设置是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成效的保障。因此,文章从课程设置需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进行论述。首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后,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满足中小学教师自身的需要。 文章的第三部分阐述了基于参与式继续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始终处在中心位置,应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文章对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意识的参与,行动的参与和潜在价值的参与进行了论述。讨论了中小学教师在认知、情感、态度、动机上全面参与的作用和价值,为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参照。 文章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学、心理学三个角度分别对继续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继续教育的参与者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