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嗅觉作为一个重要且古老的感觉系统,其不仅可以感知外界环境,还可以调节如认知、情绪和学习记忆等多种大脑的高级功能。精神/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中也存在嗅觉缺失的并发症,而反过来嗅觉损伤也会导致一系列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已有研究表明嗅觉处理脑区与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相关脑区枢在大脑内有通路上的重合,但嗅觉调控情绪和认知的神经解剖通路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研究利用嗅球摘除术或者转基因小鼠不可逆地损伤嗅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嗅觉作为一个重要且古老的感觉系统,其不仅可以感知外界环境,还可以调节如认知、情绪和学习记忆等多种大脑的高级功能。精神/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中也存在嗅觉缺失的并发症,而反过来嗅觉损伤也会导致一系列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已有研究表明嗅觉处理脑区与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相关脑区枢在大脑内有通路上的重合,但嗅觉调控情绪和认知的神经解剖通路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研究利用嗅球摘除术或者转基因小鼠不可逆地损伤嗅觉会导致情绪障碍并伴随学习记忆的损伤,而嗅球摘除会导致小鼠大脑出现创伤性损害,无法排除手术应激对各脑区的影响,硫酸锌滴鼻已经被证明是一个简单高效建立嗅觉损伤模型的方法。本文主要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索嗅觉损伤后对小鼠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同时从电生理、病毒示踪以及光遗传行为学等方面探索嗅觉损伤后对情绪相关奖赏系统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及伏隔核内活动的调控、投射及行为策略。在嗅觉与学习记忆中,我们发现嗅觉损伤1周小鼠在水迷宫及条件恐惧记忆实验中记忆受损,嗅觉损伤4周小鼠在条件恐惧学习记忆中记忆受损情况加重;有趣的是在蛋白表达中,嗅觉损伤1周小鼠在条件恐惧训练后,完全抑制了与AMPA受体相关的Glu R1与其磷酸化位点831和845的磷酸化,部分抑制了嗅觉损伤4周小鼠的蛋白表达。在嗅球给予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1ug/ul)1小时后,小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显著升高;6小时后,小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有一定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12小时后,皮质酮浓度恢复到基础水平。在嗅觉与情绪奖赏中发现,嗅觉损伤1周小鼠下调了嗅觉相关脑区犁状皮层(Pir)、奖赏相关脑区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的活动水平,当给予不同的外界条件刺激(气味,糖水,束缚应激,吗啡)时,嗅觉损伤对于三个脑区活动水平的下调调控基本掩盖了所有外界条件刺激所带来的差异。在嗅觉损伤4周小鼠中,我们发现三个脑区的活动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VTA和NAc在1-4Hz,60-90Hz频段的相关性下降。通过病毒示踪和光遗传显示,嗅球(OB)对Pir和NAc存在神经元单突触投射,可介导小鼠条件性位置偏好性,但对于焦虑程度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嗅觉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当嗅觉长期处于损伤状态时,加重了对学习记忆的损伤;此外,光遗传实验发现激活嗅球对伏隔核的单突触投射可诱导奖励性的条件化位置偏好,说明嗅觉系统对VTA-NAc具有调控作用;进一步的局部场电位记录发现嗅觉损伤可直接影响奖赏系统的功能,当嗅觉长期受损时,小鼠奖励系统VTA和NAc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下降,提示奖励信息的编码可能受长期嗅觉损伤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比例的提高,出现各式各样的聚集性活动。然而,人群的高密度聚集行为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踩踏等,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准确感知人群密度,并在潜在风险发生前,快速制定疏散方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基于人群密度感知的疏散模型。人群密度感知网络对实时视频数据同步分析,生成的密度图作为疏散模型的输入,通过位置映射算法动态生成疏散场景中行人的初始化位置,疏散模型快速仿真疏散
近年来,复杂网络始终活跃在科研的各个领域。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复杂网络上传播源的定位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现象都可以建模为传播源在复杂网络上的扩散,比如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上的谣言信息传播,肺结核等传染病在人际接触网络上的疾病传播等等。如果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传播源就有利于防止谣言信息和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因此,这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目前,针对传播源定位问题的研究根据
近年来,淡水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较为丰富的热带地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拥有多种气候类型,整个流域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为各类真菌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淡水真菌展开了研究,报道了一些菌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该流域淡水真菌资源的了解,但许多菌种的分子数据和形态描述仍不全面。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湄公河
子囊菌黑腐皮壳属Valsa spp.是引起树木枝干溃疡病的重要病原菌,该类枝干病害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发生广泛,且防治难效果差。因此,尽快深入挖掘黑腐皮壳属不同致病种类的基因组信息并进行比对研究,将对其致病机理的解析具有重要价值,进而对抗病育种和药剂研发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对五个黑腐皮壳致病菌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比对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测序获得三个较高质量的黑腐皮壳菌全基因组数据信息
随着现代养鹅业的发展,养殖模式开始往智能化、规模化转变。目前我国鹅养殖业存在设施落后,人工成本过高,产业化低下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优化工厂化养殖模式,改善养殖条件,促进养殖效益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基于养鹅业发展现状,设计了一套集自动称重与采食监测于一体的动态称重系统,本系统包括带卡位的饲喂器、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数据转换模块和终端机等。在采食检测上设计了一种适用本课题的养鹅
有机长余辉材料由于其超长的激发态寿命以及易于调控的光学性质,在生物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检测、信息存储和防伪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近年来的广泛关注,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策略应用于有机长余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尽管如此,其在光学性能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由于利用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光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论文以分子掺杂为主要实验手段,设计与制备了一系列分子掺杂型有机长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对于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0-78号),0-38号实施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39-77号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纳入研究组。评估护理配合质量、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器械准备、麻醉配合、器械传递以及医生对护理配合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快速、痕量检测等优势,已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析与检测。传统贵金属如金、银、铜等作为基底时可以显著增强被测物质的拉曼光谱,但存在化学性质不稳定、难以富集、光谱重现性差及无选择性等缺点,使得SERS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引入磁性粒子,同时结合分子
温度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生物调节自身机能的基本生理参数。细胞作为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其各项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进而在细胞内部会产生温度变化。因此,测量细胞内部温度分布对于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光学及非光学细胞测温方法,主要采用侵入式和半侵入式测温,这两类测温方法不仅影响细胞活性,而且无法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因此,以非侵入状态获取高分辨率的细胞温度分布,已成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