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女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肿瘤转移。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首先原位的肿瘤细胞穿透附近的基底膜进入到间质细胞,随后进入血液或者淋巴液,在里面存活并且被转运。当到达远端转移区的时候,肿瘤细胞又从血液或者淋巴液中渗出,进入到薄壁组织,进而增殖形成远端转移灶。对乳腺癌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早期检测和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转变为间质细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形态由紧密连接的卵圆形变为分散的纺锤形,这样更利于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此外,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也会发生改变,如上皮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上调。多项研究表明,转录因子如Snail、Twist、ZEB家族等均能参与EMT过程,还有一些信号通路如TGF-β、Wnt、Notch、MAPK等也参与调控EMT。PTBP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它参与到多项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过程。起初它被描述为前体mRNA的剪切子,现在被认定是一种可自由穿梭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多功能蛋白。PTBP1可以与特定的RNA靶标、结构蛋白相互作用。PTBP1和它的同源物PTBP2在选择性剪切中起主要作用,除此以外,PTBP1还参与了mRNA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聚腺苷酸化、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的起始翻译。还有研究表明PTBP1在卵巢癌、黑色素瘤和神经胶质瘤等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功能还未见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PTBP1在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均呈高水平表达。干涉PTBP1不仅能够逆转乳腺癌细胞EMT过程,而且能够降低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此外,干涉PTBP1会使CD44high/CD24low细胞群比例下降,乳腺球形成数量减少,这意味着PTBP1参与了维持乳腺癌干细胞的形成过程。通过裸鼠体内实验发现,干涉PTBP1会减弱裸鼠成瘤以及肺转移能力。在恶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549中干涉PTBP1能明显降低p38磷酸化表达水平,因此我们推测,PTBP1很可能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PTBP1能够参与乳腺癌细胞EMT和肿瘤发生、转移过程,这一发现可为PTBP1作为乳腺癌治疗新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