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机车是18世纪英国及欧美国家工业革命的火车头。它在西方国家的出现、发展以及对社会走向工业化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但是,这个西方社会最引以自豪的工业革命的宠儿却由于殖民掠夺,在20世纪初来到了中国云南这样一个当时中国最蛮荒的地区。它在疯狂掠夺云南地下矿藏的同时,也使得云南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前列。光阴流转,物是人非,作为我国至今仍在运营的唯一的一条殖民产物的铁路,滇越铁路即将迎来它的百年华诞(2010年)。回首百年滇越沧桑,既充满了民族压迫、民族剥削的血泪,也蕴含着许多令人沉思的历史教训。如果将之放在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以及世界各民族现代化理论的学术视野下,存有许多学术问题值得探讨,故本文旨在进行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关系的学术探讨。经过两年多大量的调研和思考,在搜集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理论学习,文章总结有如下两个方面问题值的探讨:一方面,滇越铁路作为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的工具,它有没有在客观上改变或促进云南的经济?另一方面,铁路机车其实是一种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当它出现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清朝时,它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国人应该将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它?通过不断的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认为有如下结论:第一,滇越铁路作为一种物化的技术,它有着技术的特点与本质属性,在充当殖民者的工具的同时它客观上加速云南经济形态的更替,促进云南工业化的发展,是云南步入现代化之路的第一步。第二,滇越铁路作为西方殖民者带来的技术,它有着“双重”作用。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并利用它来改造我们当时落后局面。我们将会更快地强大起来,步入强国之林。研究这一问题最初源于马陵合的《清末民初的铁路外债观研究》一书,这本书主要选取晚清和民国初年为考察时段,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各界对铁路外债的反应,试图揭示近代中国关于铁路外债问题认识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质。后来想到云南的滇越铁路,它也是清末年代的产物,那么云南人们是怎样看待它的,它对云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哲学的视角下来研究这一问题,采用了一些原始档案、数据作为依据加以论证。本文认为,类似滇越铁路的殖民产物、当时西方的先进技术,有着它的历史独特性,如果我们再重审这段历史,我们要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本论文通过对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和当时一些学者对它的评价来展开对滇越铁路的研究。对滇越铁路的研究只是个案研究,同时,在本文通过对在西方列强侵略下的埃及、中国、印度、日本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西方列强用先进的技术侵略他国,这些技术对被侵略的国家有着“双重”的社会作用。即西方列强通过先进技术来掠夺被侵略国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同时,这些技术不自主的在客观上刺激并加快了这些被侵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另外,本论文采用新的视角(技术哲学)来看,并结合相关的科学技术史、技术社会学、STS、历史学等学科来看待西方国家带来的殖民产物,这样摆脱了以往那种单一通过历史学、经济学看待问题,从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